近日,有網友向北青報記者反映稱,網上出現了一些為中小學生提供代畫服務的商家,這些商家找成年人代畫美術作品後,出售給家長用來以學生名義參加各類美術比賽。記者調查發現,確實有一些商家宣稱從事所謂代畫參賽作品的服務。有商家稱,一些美術比賽只需要提交作品,並不需要現場繪畫。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增加獲獎可能性,選擇了代畫參賽。(1月8日北京青年報)
比賽作品還能花錢請人代勞?看到這樣新聞,很多曾經認認真真自己畫的過來人「恍然大悟」——難怪當年獲獎這麼難!畫畫本來是鍛煉培養孩子想像力、創作力的教育方式,可是少兒美術比賽中卻屢屢冒出抄襲、代畫之類的醜聞。商家為了逐利,「買假者」為了獲得獎勵,看上去是兩廂情願、各取所需,實則不僅助長了歪風邪氣,還嚴重影響了教育公平,令人痛心疾首。
一家代畫商家發布的宣傳圖片中稱,代畫者均為在校美術教師,有長期代畫參賽經驗,商家只提供一等獎獲獎作品的代畫服務。客服人員表示,代畫教師會考慮孩子的年級、性別等因素,按照相應孩子的水平、性格特點進行繪製……有需求才有買賣,「代畫」參賽竟然成了火爆的生意,形成了一條利益鏈,誰該反思?
代畫的比賽作品是沖著錢去的,這樣的「流水線作品」不可能是心血的結晶,往往具有刻板化、模式化的特點,專業的評委識別起來並不難。一名曾在學校當過美術老師並曾在美術比賽中擔任評委的藝術工作者表示,成年人代畫的作品其實相對並不難發現,「經過了系統美術培訓的人,他們畫出來的作品都很規整,這個往往讓他們的作品顯得鶴立雞群,大幅超越了普通孩子的美術水平。」
因此,杜絕此類代畫參與美術比賽,賽事主辦方必須把好關口,不能走過場。倘若能以童心童趣作為評判的主要標準,成年人的作品能「混」得進來嗎?此外,參加美術類比賽不應該僅僅憑藉學生提供的一份作品來判定成績,還應該有現場繪製的環節,通過這種方式選拔出真正有實力的學生。
可憐天下父母心。一位商家表示,不少家長為了孩子升學時簡歷更好看,而來尋找代畫參賽的服務。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通過這種不正當的方式為孩子爭來榮譽,究竟是愛孩子還是害了孩子?兒童畫最重要的不是繪畫功底而是想像力,而成人的想像力是遠不如孩子的,找那些所謂的「專業人士」代筆,不僅花了冤枉錢,還極易對孩子形成誤導。更何況,一旦「東窗事發」,就會被取消獲獎資格並承擔相關責任,難道不擔心給孩子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嗎?退一步講,即便僥倖過了關,如此公然弄虛作假,讓孩子從小就沾染這樣的功利之風、庸俗之氣,能好好成長嗎?
美育可以豐盈人的精神,豐富人的想像力和培養創新意識,提升人的境界格局,絕不能讓「代畫」之風侵染玷污毀了孩子。主辦方要加強審核,引導家長摒棄功利心,對於出售這類違法、違規服務,違反公序良俗,社會影響惡劣的商家,相關部門也要依法嚴懲,以儆效尤。
文/胡欣紅
圖源/瀋海濤
編輯/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