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腕兒(bosandao)獨家原創
作者:憐舟
導語:
王拓很忙。他每天早上8點半起床,一個小時後趕到教室給學生上課,12點半下課後,到1點半繼續上課,忙到下午6點。不上課的時候,他在下午2點進入直播間,直播到下午六七點,再從晚上7點,直播到凌晨1點。
直播結束,和團隊復盤當天的直播情況,2點結束。回到家洗漱下,刷下抖音帶貨榜,直到凌晨3點睡覺。
只有5個多小時的睡眠時間,起床對他來說,是件困難事。「我們團隊有兩位同事專門負責我叫我起床,奪命連環Call的那種。」說起起床困難症的事,王拓大笑,笑聲很爽朗,絲毫感覺不出來這是個每天睡眠五個多小時,一周無休的人。
與王拓的採訪進行了1個小時,採訪結束後,我們又在直播間看到了他。
我們很好奇,連續高負荷工作運轉,是否會累,這位明星主播會有惰性嗎?「我其實有惰性,但團隊不允許我有惰性。」
在交個朋友直播間里,常常會看到這位外形帥氣的主播,坐在羅永浩身邊。常關注羅永浩的人和公司同事都知道,羅永浩很喜歡王拓。王拓多是在直播間和交個朋友電商學苑課上和大家交流,鮮少有人系統的了解到,這位明星主播成長經歷。
王拓是如何成長為一名明星主播的?成為一名優秀的主播,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和能力?面對每次挫折,他如何應對?和羅永浩搭檔做直播,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新腕與王拓間的這場對話中,王拓為我們一一解答。
01
毅然進入
王拓來自於新疆烏魯木齊,用他的話說,「比較偏下沉市場,在西北一帶。」相對於一線城市信息的發達程度,下沉市場的觸達度,更是商業價值的體現。這是王拓注意到抖音市場的開始。
那時王拓的線下培訓創業剛結束,回老家過年了,注意到了抖音。在此之前,他做過8年空乘行業。2016年,正值公眾號紅利期,大家逐漸形成看公眾號文章的習慣。王拓通過公眾號注意到了互聯網,「當時覺得這些內容勾起我的興趣,就想能早點進入到互聯網。」
彼時,王拓已做到乘務長,同時身兼企業文化內訓師、代言人、團委副書記等職務。「日常還是要飛,覺得有點枯燥,想花換個環境挑戰下,我就辭職了。」
在空乘行業8年,貿然裸辭離開,有些不習慣。「辭職那段時間,和我想的有些不一樣。沒做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去面試,很多工作要求工作經驗,給的薪酬待遇也有很大落差,我就決定自己做培訓師。」
空乘行業對禮儀專業性要求很高,他之前做過禮儀培訓師,有豐富的經驗,「當時覺得自己可以做培訓這個事情,也賺到一些前,後來因為疫情原因,線下門店不好做,由賺錢到虧錢,欠了很多錢。」
正好快過年了,王拓便回烏魯木齊過年了。在家隔離期間,發現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刷抖音,已經成為一種現象級娛樂形式,他很看好抖音市場。他之前做空乘行業時,擔任團委書記,負責文化宣傳類的文藝工作,例如晚會、拍視頻等。「我會拍攝、會剪輯、會演、會創意、會寫稿……這是我的天然優勢。」
就這樣,王拓開了一個抖音賬號,「自己拍、自己導、自己演、自己剪輯、自己運營……」一人獨攬團隊工作的缺點在於,有爆款的時候,會帶來成就感,但多數都是無人問津,很容易陷入自我懷疑中。
過完年,王拓回到了長期生活的廈門。他那時了解到「十點讀書」正在轉型做抖音,想找到適合的人,他們不謀而合,就在十點讀書留了下來,逐漸成長為一名擁有300萬粉絲的達人主播。
主播顯然是適合王拓的。在家鄉烏魯木齊發現抖音的機會,在廈門小試牛刀後,有了成績和基礎。為了追求更多可能,他毅然離開生活10年的廈門,來到電商超聖地——杭州。
落地杭州,意味著一切要重新開始了。
杭州薪資水平比較高。王拓那會一天面試了6家公司,拿到了5家offer,其中有一家公司一個月能給到五六萬,播的效果好點的,10萬-20萬都有可能。收拾好行李,就要去上班了,王拓先刷刷抖音,熟悉下生態,「還挺有意思」。無意間看到了交個朋友的直播間。
「我原先是知識類主播,沒辦法做用嘶吼的方式講解產品,還是偏平靜一點的,這個直播間和我想要的風格很像。」他打開招聘軟體看到了這家公司正在招聘主播,就問了問。「結果他說我不能當主播。他們不面向社會招聘主播,有專門的主播培訓培訓管理部招聘,還有是羅老師親自招的。我說『那我就不去了』。」
看到不能做主播了,王拓有點想放棄。可對方說,不做主播,「你可以來當別的」。工作人員看著王拓簡歷,先前工作經歷比較豐富,在十點讀書時做過選品、商務、直播、復盤,除了技術類工作,他全做過。在航空公司時,還考了評茶員和試酒師,「你比較適合做選品」。
在交個朋友的Offer之前,王拓拿到的全是主播崗位,薪酬也比較理想。「當時我的訴求第一肯定是薪資,因為我要還錢。其次是,我在這裡能有更多學習的機會,工作一兩年出去了,也能幹個別的,工作經驗會比較豐富。」權衡利弊,先前選擇一個能直接賺錢的主播,更符合當時實際利益。
HR告訴他,交個朋友很多主播都是做選品出身。聽到『你在這裡選品,是有可能當主播的』這句話,「我覺得這是個機會,既然是機會,可以把握下,為什麼要否定自己。」就去了交個朋友。
當時的王拓,認為自己勝算很大。做選品工作要求邏輯強,形象好,對綜合條件要求比較高,有機會內部轉崗和晉陞。而且交個朋友模式,他很認可。「我要學習真正的直播電商要怎麼做,就要像專業的機構和人學習,所以對於這個選擇不會後悔。後悔了大不了再換,我覺得還好。」
當自己的需求越來越精準,留給自己的選擇,也就更為清晰。
02
成為主播
由選品到主播的這段路,王拓走的很坎坷,差點就放棄了。
選品這份工作本身並不難,可遇上王拓這樣「死磕」的勁頭兒,會變得非常複雜和繁瑣。他們當時每天要出70至80個產品,例如酒品類,選出的10款產品要對他的銷售做個預判,判斷其輿情、售後風險及具有潛力的產品。其次,要查詢大量資料,調查產品資質是否齊全。最後,是產品銷量問題,也就是對爆款潛質產品的眼光問題。
公司直播電商部門正常是下午2點上班,晚上2點下班,我們每天下午2點上班,凌晨四點下班,甚至早上9點下班。「我屬於不太會去隨意對付的人,作為公司的新人,需要付出更多時間補齊自己專業短板和認知的不足。」
日復一日勤奮的工作,王拓迎來了做主播的機會。直播間負責人對他表達了一些讚賞和肯定,大致說了「看你挺努力的,寫的口播稿羅老師也跨過,跟直播對稿將產品邏輯也挺清晰。形象可以,普通話也很標準,要不是試著當主播?」直播帶貨除了個人能力外,還要有觀眾緣,王拓就先試播。
「試播第一場和第二場都比較順利,正面評價比較多,到了第三場,由於直播負責人沒跟羅老師講我試播的事情,被羅老師看到一個不認識的主播,他去問了直播負責人,才知道是在試播,未經羅老師面試和同意是不能直接上播的,於是我播到一半就讓我下播了。」談起當時的事,仍能感受到王拓的失落感。
「要麼走,要麼留,繼續在選品崗工作」,這是當時王拓面臨的兩個選擇。當時的王拓覺得自己在交個朋友的職場生涯,可能就此斷絕了。給母親打了一通電話,「媽,我基本上當不了主播了。我媽說,你不是播的挺好的嗎。」講了這件事後,母親讓他再考慮下。
「最後我決定不換工作了,繼續在交個朋友。」他回憶起自己當時的考慮,「人有兩種價值要實現,一種是物質價值,另一種是精神價值。我當時覺得自己的精神價值還不足以達到想要的物質價值時,要優先提升自己的精神價值。而交個朋友能滿足我在這個行業的認知、判斷和能力的提升,這是精神價值的一種,在這裡機會和價值會更大。」
王拓那會來了也不到兩個月,已經做到選品統籌,負責一場直播的貨盤組合,也就是從單一品類變成多品類了。對直播間產品認知還在沉澱中。除此之外,員工休息時間比較少,人員緊張,工作強度太高,他當時給新來的領導提出了一個解決辦法。「他覺得我比較優秀想法,就升我為選品商務的統籌。」
這次留下來後,於王拓而言,是個轉折的機會。做了選品商務統籌了,需要常和羅老師過品會,他都會參與,一來二去,羅老師對王拓印象很好,相當於通過了對王拓的面試,最後就同意他直播了。
王拓的主播生涯,至此和老羅,密不可分。2021年9月底,王拓第一次和老羅搭檔。「和羅老師搭檔的主播是固定的,那個時候公司搬到杭州了,朱蕭木和黃賀在北京處理公司的事情,就想找個男主播搭檔。我當時數據表現還可以,就成為了他的搭檔。」
老羅的直播間,觀看人數都得兩三萬,被這麼多人看著,會有緊張。尤其身邊做著是老闆,「羅老師比較嚴謹,稍有閃失,他會當場跟你講這個問題。在幾萬人面前跟你講這個問題,你想想這個場面都會緊張。」
和老羅搭檔,的確會緊張。可另一面,他會幫助年輕人成長。他曾建議王拓直播時,一定要穿襯衫西服,或者是帶領子的polo衫。後來在王拓做主播的第二個月,一款奧康襯衫單品成為爆款。「後來我發現,羅老師的嗅覺,不得不佩服。」
王拓和羅永浩直播多場,受到的影響分為兩方面,分別是講解產品和價值觀。「和羅老師搭檔時,我會觀察他怎麼去講,和用戶互動,讓大家都喜歡上直播間。自己復盤時,也會看切片去學習。」
另fei外就是價值觀,羅永浩對產品的嚴謹性,關注他的人都很了解。「別看他塊頭挺大,其實是個很細心的人,他對產品的細節建議,很多大家都沒想到的話,會是一個很大的失誤。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方向上,要舉一反三,形成嚴謹的價值觀。」
03
多層身份
成為主播後,現在的王拓同時身兼美妝直播間主理人、電商學苑培訓講師,對於這兩種角色前後轉化,王拓挺適應的。
談及當時選擇做美妝,而不是暢銷的服飾、食品品類,王拓表示,「我覺得他有更多可能性。」美妝賽道足夠深,可以開很多產品線,例如跨境線、大排品牌線、國貨線、彩妝線、護膚品線、家清線等等。「只要把這個類目做的足夠深,未來的可能性更多,所以選擇了美妝賽道。」
交個朋友男性佔比比較高,這對於王拓選擇的美妝品類,並不佔太多優勢,「我吃了很多苦頭」。
開篇很困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王拓只能賣大牌美妝產品。「大牌美妝傭金極低,完全不賺錢。我們做一個垂類賬號,要做到自負盈虧,不賺錢的話,只能通過不斷的吸粉,用短期陣痛換長期價值。」
這裡包括變換貨盤,短視頻加持,包括建立用戶認知,培養用戶心智等,同步投流,才能精準找到購買新貨盤的用戶。
對於另外一個身份,王拓講到他剛進電商學苑的時候,還處於初創階段,自己擔任類似於顧問的角色,隨後便以講師的身份,進入電商學苑。
主播和講師的角色轉化,王拓倒顯得樂在其中。得益於他之前做過培訓講師的經歷,這份工作很快駕輕就熟,「授課是有方法論的,只要把內容替換掉,結合大量實戰經驗,教大家如何在一個大流量平台進行流量獲客和變現。」
在培訓學院,會接觸到很多想要成為主播的學員,主播行業薪資高,學歷門檻不高,是個很好的選擇。不過,想要做好這份工作並不容易。需要自身條件與後天努力的結合。
王拓向新腕講到交個朋友選拔主播的標準,首先,邏輯思維要非常清晰。其次,作為主播,需要有很好的表達能力,能快速接受信息和迭代處理信息。「打個比方,有個人賣貨賣不好,我把方法輪講了之後,有的人會立刻行動,結合要賣的產品迭代要講的產品和話術。但有的人就去睡覺了。」
另外還要勤奮,抗壓性夠強。綜合上述條件,才對外形有要求,結合自身形象提煉出特點,給人一種幽默感,形成記憶點。
對於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直播間操盤手的問題,王拓表示,要有全盤思維和數據思維。「抖音是一個演算法平台,強調演算法邏輯,所以,需要有通過大量實戰去了解抖音演算法邏輯,不要變成理論派。」
除此之外,作為一個操盤手,要對自己深耕的垂類類目,有足夠的了解。「抖音所有的客單價和類目都不一樣,人群也完全不同,不同直播間打法不同,唯一不變的是自己的全盤認知和數據底層認知,還要做到對於行業內不同垂類、客單價和產品,體現出不同的玩法和表現形式,這是成為操盤手比較難的事。」因此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性和信息獲取能力,基本桑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直播間操盤手。
採訪到了尾聲,王拓告訴我們,他現在在減少直播時長,將更多的時間花在思考上,去做一些能夠全盤增量的事情。「主播工作很大的弊端是,投入多少時間就會產出多少時間。我去年平均只直播4小時,今年直播時間平均到6、7個小時了,甚至常態化是8小時,嚴重影響到我的其他時間,我在簡化直播時間。」對於外來規劃,他說自己不會一直當主播,可能會逐漸轉到幕後,做一些用戶增長、業務增長類的工作。
回憶起6年前的王拓,剛離開航空公司。常年在天上飛,突然想下來看看。一路輾轉,到了直播間,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