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箕踞」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失禮的姿勢?因為少了遮羞布

2025年05月16日06:00:14 搞笑 1358

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禮」更是涉及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際交往中,有社交性的禮節;在親戚朋友面前,也有人情客往的禮節;甚至在飯桌上也都有一套「禮」需要遵守。

我國有句俗語叫做「無規矩不成方圓」說的便是一個「禮」字,先人們為後輩制定了一套涵蓋了生活各方面的「禮節」,這就是他們所見的規矩,人只要遵守規矩才真的做到「知禮儀」。

一般懂禮的人在社會上是非常吃香的,這些人懂得在不同的場合應用不同的禮儀,因此受到歡迎。在社交場合中的禮也是比較重要的一種,它涉及了社交中表達方式和姿勢等規矩。

為什麼「箕踞」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失禮的姿勢?因為少了遮羞布 - 天天要聞

中國坐姿禮儀

兩個人初次見面的時候,一般會通過對方的身體姿勢來對他的品行進行輔助判斷。這就是老一輩所說的「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這樣的話才會給人一種「有禮貌」的感覺。

而一個良好的姿勢能讓人一瞬間產生好感,甚至提升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因為我們在社交中,有理由相信一個連姿勢都很自律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上也絕不會馬虎。

這種觀念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都是一樣通用的,在古代社會中對姿勢的要求更為嚴格。單從一個坐姿就能看出其中的大學問。

為什麼「箕踞」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失禮的姿勢?因為少了遮羞布 - 天天要聞

其實現代推崇的標準社交坐姿在古代是基本用不上的,因為每個時代環境都不同。我們從一些影視劇中也能看到,在秦漢時期人們的坐姿基本是盤腿而坐。

在當今社會中,朝鮮、韓國和日本也都還在沿用這種坐姿。這種坐姿就是雙腿併攏放在席上形成跪姿,然後臀部放在雙腿上。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這樣的人物形象。

這種生活方式其實都是從部落時期流傳下來的,那時候沒有桌椅和板凳,所以只能席地而坐。後來這種坐姿延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幾乎貫穿了整個古代。

為什麼「箕踞」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失禮的姿勢?因為少了遮羞布 - 天天要聞

這樣的坐姿使用頻率最高的便是社交場合之中,而且雙方的身份是需要平等的才行。如果有一方是長輩或者等級比自己高的話,那就必須要用「危坐」這種姿勢以示尊敬。

有個成語叫做「正襟危坐」指得就是這個坐姿,這個姿勢依舊是雙膝跪式,但是臀部不能放在腿上,而是要抬起,腰板也要挺直,這個時間長了是相當累的。

還有一種坐姿叫做「跌坐」,是盤起雙腿、臀部著席而坐,類似於和尚打坐的那種姿勢。我們現代的坐姿被稱為胡坐,因為椅子是在魏晉時期由少數民族傳入中原以此得名。

為什麼「箕踞」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失禮的姿勢?因為少了遮羞布 - 天天要聞

這裡介紹的這幾種都是中國社交禮儀中非常得體的坐姿,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遵守規矩而為,所以也由此誕生了人們認為很不雅的坐姿,古代人稱之為「箕踞」。

失禮之姿

第一次看到「箕踞」這個詞語的時候,很多人並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箕」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農用工具,俗稱簸箕。那麼「踞」就是「蹲坐」的意思。

兩個字連起來就是「像個簸箕一樣蹲坐著」,其實這個坐姿中國人還是很熟悉的。我們平常在家裡的時候,都喜歡坐在沙發上,然後兩腳張開、兩膝微曲的坐著刷手機追劇。

為什麼「箕踞」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失禮的姿勢?因為少了遮羞布 - 天天要聞

這個姿勢可以說是相當休閑和放鬆的,但是在古代這個坐姿卻是相當不雅觀。特別是《周禮》的教誨之下,人們更是將「禮」奉為人生的必修課,所以社交場合中見到最多的坐姿更是重中之重。

而且一個有禮的坐姿不僅能給自己留下知書達理的好印象,也是對別人的尊重。因此在會面的過程中,雙方都是非常注重這些禮節的。

酈食其是秦末漢初非常有名的說客,因為口才好而深得劉邦的器重。一次劉邦召見他,酈食其也很高興地就去覲見了。可沒想到一進門就看見劉邦「箕踞」而坐。

為什麼「箕踞」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失禮的姿勢?因為少了遮羞布 - 天天要聞

雖然劉邦是自己大老闆,但是作為一個讀書人,酈食其是以「禮」當先的。他覺得劉邦這個姿勢是對自己的不尊重,於是他也沒給劉邦行拜禮,而是只作了個揖。

還當面批判劉邦:「你是個要滅掉無道秦國之人,不應該用這樣的禮儀來見長者」。劉邦聽了之後覺得很慚愧,立馬站了起來整理好衣服,然後將他請上座。

一次孟子的妻子在勞作完之後回到房間,見四下無人於是便「箕踞」坐下。誰料到孟子一下子推門進來,看到妻子這個坐姿後大發雷霆說:「你怎麼能這麼不雅,我要跟你離婚」。

為什麼「箕踞」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失禮的姿勢?因為少了遮羞布 - 天天要聞

後來孟子的老母親出來替自己兒媳婦說話,她說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想用什麼坐姿是個人行為,又不是在公共場合,再說孟子也沒有詢問就推門進去,自己的禮又在何方呢?

一番話說得孟子羞愧難當,不過也從中可以感受得到,人們對「箕踞」真的是非常厭惡。孟子作為「禮」的宣揚者,他更是希望身邊人能無時無刻的身躬力行,不過嚴重到要離婚也是有點上綱上線了。

那麼為何古人對「箕踞」這種坐姿會如此反感呢?其實這跟古代的衣著有很大的關係。

為什麼「箕踞」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失禮的姿勢?因為少了遮羞布 - 天天要聞

古代著裝

我們現代人習慣將服裝稱之為「衣裳」,其實這個叫法是從古代沿襲下來的。古代人的衣著分為「衣」和「裳」兩部分,上身穿的為「衣」、下身穿的為「裳」。

這個「裳」指的就是裙子,古代的裙子跟現代的差別不大,下身都是開口的。但是穿裙子容易走光,現代人有防走光的褲子可以遮住隱私部位,但是古代人就沒這種好東西了。

所以古代的「裳」其實存在著很大的缺陷,再加上古代人不穿內褲,所以只能從姿態和禮儀當中去避免走光。由此可見「箕踞」這種坐姿是非常不雅觀的,所以才被古代人所討厭。

為什麼「箕踞」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失禮的姿勢?因為少了遮羞布 - 天天要聞

少了一塊「遮羞布」就讓「箕踞」這種很舒適的坐姿成為了人人喊打的「老鼠」。這樣也證明不同的禮教文化下,人們對同一種事物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

雖然現代人穿起了褲子,不用再擔心會走光,但是走光的事情其實每天都在上演,只是人們已經能用理解的眼光去看待了。

不過在很多老一輩人的觀念中,「箕踞」還是一種不雅的行為,特別是對於女生來說,這也許是受到古代社會的影響。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輕鬆淡定探考場 - 天天要聞

輕鬆淡定探考場

6月20日,武漢市9.85萬名初中畢業生將迎來中考。19日下午3點,武漢市94個考點、3310個考場向考生開放,助他們熟悉考點位置和交通路線。圖為中考生來到武漢第十五中學考點看考場,表情輕鬆淡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朱熙勇 攝)...
對不起,借你們監獄關一下我們的犯人 - 天天要聞

對不起,借你們監獄關一下我們的犯人

靠一紙協議,瑞典犯人解決了「住房緊張問題」,愛沙尼亞因自己閑置的監獄而當起了「房東」。6月18日,愛沙尼亞和瑞典當天簽署監獄租賃協議,瑞典將使用愛沙尼亞的塔爾圖監獄關押囚犯,以緩解本國監獄系統過度擁擠的壓力。據了解,協議為期五年,將在兩國議會批准後生效。首批來自瑞典的囚犯將於2026年下半年被安置到塔爾圖...
龐孝泰在高句麗滅國之戰前期,和十三個兒子為國捐軀,滿門英烈 - 天天要聞

龐孝泰在高句麗滅國之戰前期,和十三個兒子為國捐軀,滿門英烈

史載:龐孝泰為「蠻酋凡品」,應該是部落的酋長,當地土著勢力的首領,隋末唐初,李淵剛建國的時候,龐孝泰為南州刺史,武德六年,龐孝泰和南越州的寧道明、高州首領馮暄起兵反唐,攻陷南越州以及姜州,可惜沒有掀起多大浪花,被合州刺史寧純擊敗,又投降大唐。
扒一扒單雄信家族,及其後代子孫,在隋唐時期留下的歷史痕迹 - 天天要聞

扒一扒單雄信家族,及其後代子孫,在隋唐時期留下的歷史痕迹

單雄信不管在演義還是在歷史上,他的武藝都非常高,演義中和秦瓊是好友,但是歷史沒有可不一定,只能說在李密和王世充那裡共過事,從始至終,單雄信只有一個好友或者叫過命的好兄弟徐茂公,他們還是同鄉,而秦瓊和程咬金才是好友加同鄉,還有羅士信更是和秦瓊都是山東歷城區人,這
​​現代版「一騎紅塵妃子笑」?廣州荔枝玩嗨了:高鐵閃送+直播帶貨+5折開吃 - 天天要聞

​​現代版「一騎紅塵妃子笑」?廣州荔枝玩嗨了:高鐵閃送+直播帶貨+5折開吃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千年盛景,正在廣州上演現代版!6月19日,「又是一年荔枝紅」2025廣州荔枝文化暨旅遊推廣系列活動帶著滿城荔香炸街了,永慶坊變身「荔枝市集」、直播間上線優質本土荔枝……這場由省市多部門聯袂打造的甜蜜風暴,正在用N種腦洞大開的玩法告訴你:沒有荔枝的夏天不叫夏天!廣州市商務局...
新華視點|快遞包裝難「瘦身」 - 天天要聞

新華視點|快遞包裝難「瘦身」

新華社圖表,北京,2025年6月19日 瓦楞紙箱上纏繞著難撕開的膠帶,包裝盒裡有大量氣泡袋、發泡塑料……不少人在收快遞時,都會遇到這種「套娃」式包裝。 快遞包裝緣何難以「瘦身」?如何推動行業實現綠色轉型?「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一家快遞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負責寄遞的95%以上的商品包裝由平台電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