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收4.5萬件申請
行政複議如何發揮主渠道作用?
今年年初,浙江省司法廳交出2024年浙江行政複議工作成績單:全年新收行政複議申請4.5萬件,同比增長51.4%,行政複議與行政訴訟案件比超過3,位居全國前列,創下歷史新高。經過行政複議後,超過90%的案件未再進入行政訴訟或信訪程序,有效實現案結事了。
數據背後,是浙江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系統性實踐。過去一年,浙江聚焦發揮行政複議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全面落實新修訂的行政複議法,努力將行政複議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政府把我家的房子和地徵收了,我一直沒有收到補償款,能不能申請行政複議?」面對這樣的諮詢,行政複議機構以往只能回復「這不是複議的受案範圍,您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今,老百姓不僅能收到肯定的行政複議申請答覆,還能實現便捷、高效辦理。
新修訂的行政複議法於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受案範圍從11項擴展至15項,行政協議、行政賠償等行為納入了受理範疇,推動信訪事項依法導入複議渠道,拓寬了行政爭議的化解路徑。浙江聚焦便民高效,積極融入「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設立1057個基層聯繫點,迭代升級「浙里複議」在線應用,2024年實現81.6%的案件非現場申請。
發揮行政複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不僅要實現案件「進得來」,還要「辦得好」。對此,浙江圍繞「新業務新程序新機制」,研究制定健全行政複議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規範省政府行政複議案件處理程序,規範行政複議監督案件辦理,編髮省行政複議局制度彙編,通過簡易程序辦案審限縮短50%以上。研究制定行政複議主渠道建設指標體系,將複議糾錯、參與聽證、決定履行等指標納入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設工作體系。2024年,省級及83個市縣行政複議機關實現複議後零敗訴。
為加強爭議實質性化解,浙江在溫州市、寧波市江北區、嘉興市秀洲區等地探索建立行政複議調解「容錯免責」工作機制。加強爭議源頭預防,運用行政複議意見書、建議書、約談、通報等監督方式,推動從個案監督到類案規範。部署開展行政複議意見書「應發未發」「落而不實」專項監督,排查近3年案件,嚴格督促落實整改。2024年,全省制發複議意見書、建議書710份,同比增長198%。
此外,司法行政系統還與法院共建省市縣三級行政爭議調解中心,把調解貫穿於行政複議全流程,協同相關部門穩妥化解行政爭議。2024年,全省行政複議案件調解結案1.44萬件,同比增長7.89%,調撤成功率35%。
在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浙江將行政複議納入涉企法治服務增值化改革,通過行政複議意見書規範涉企執法標準,助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去年,司法行政部門會同發改、工商聯等部門共同開展行政複議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對涉企案件「能調則調、應調盡調」,加大對涉企行政執法監督力度。2024年,新收涉企行政複議申請8225件,調解成功3374件,糾錯167件,為企業挽回損失1.4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