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淮海戰役打響,隨著國民黨第7兵團被全殲,兵團司令黃百韜自殺身亡,第一階段的作戰勝利結束,沒想到粟裕在得知黃百韜自殺身亡之後,他當場就昏倒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在國民黨將領之中,黃百韜是頗有軍事才能的,他善於鑽研軍事理論,撰寫過不少軍事論文,因此得到了何應欽的賞識,在何應欽的推薦下他去了顧祝同麾下任職,逐漸得到重用。
1947年,張靈甫在孟良崮被粟裕消滅之後,黃百韜在顧祝同的保舉下出任第7兵團司令。在淮海戰役前夕,黃百韜建議以徐州為中心,集結兵團為四方備戰做準備,不過他的建議沒有被採納。
在淮海戰役打響之前,黃百韜的第7兵團接到命令,撤回到運河西岸向徐州靠攏,就在黃百韜準備回撤之際接到「剿總」司令劉峙的電話,要求他在新安鎮等待第44軍一起撤退,無奈之下黃百韜原地等了一天。

正是這一天的時間,粟裕迅速調動部隊向黃百韜靠攏,當黃百韜得知華東野戰軍出現在臨沂、郯城一帶時已經來不及了,黃百韜在衛士的保護下過河了,抵達到碾庄休整,可是他的大軍還有一部分來不及過河。
到了碾庄的黃百韜妄圖在堅守一天,以等待大部隊一起走,華東野戰軍沒有給他時間,迅速向黃百韜的第7兵團包圍來了,粟裕正在華東野戰軍指揮部緊張地指揮著,他已經連續幾天幾夜沒有休息了。
在粟裕的指揮下,黃百韜兵團陷入了南北夾擊之中,捷報不斷向粟裕進行彙報,敵第100軍軍長負傷逃離、第150師師長投降,第44軍軍長被俘等等,粟裕最想知道的是關於黃百韜的消息。

11月20日,國民黨的最後一道防線被突破,22日,前線彙報消息:「黃百韜自殺身亡了。」粟裕高度緊張的神經瞬間鬆弛了,突然一頭栽倒在地,經過醫生確認,粟裕是操勞過度舊傷複發所致。
後來粟裕的夫人楚青說:「粟裕舊傷複發,他一直堅持不向毛主席彙報,擔心會影響作戰。」粟裕堅持指揮了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作戰,在第三階段戰役的時候,毛主席讓陳世榘代替他指揮作戰。
粟裕有舊傷是眾所周知的,在粟裕的軍旅生涯之中,他先後6次負傷,其中兩次在頭部,自從頭部受過傷之後,粟裕就時常會頭痛,尤其是在精神高度緊張或是用腦過度的時候就會發作。
新中國建立之初,1950年12月,在黨和毛主席的關心下,粟裕由夫人楚青陪同前往蘇聯治病和休養,粟裕在蘇聯治療長達半年多,一直到1951年9月才回國,1954年10月31日,粟裕正式被任命為總參謀長。

晚年的粟裕仍遭受頭痛之苦,直到1984年他去世之後,眾人才知道他為何會時常頭痛,他的遺體火化之後,在頭部位置發現了三塊黃豆大小的彈片,原來這小小的彈片才是一直折磨粟裕的「真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