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指出,對拐賣17名兒童的「人販子」余華英依法判處死刑。最高人民檢察院也將余華英案寫入工作報告。對此,余華英案受害者楊妞花回應稱,「這不止是一個案件的勝利,它更是公平正義的勝利,它讓我們看到了法律的威嚴,看到了社會的進步。」南都記者注意到,這幾天她已經回河北看望聾啞養父。

楊妞花(右一)與養父和姐姐合影。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顯示,人民法院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024年審結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萬件4.1萬人。報告特別指出,對長期作案、先後拐賣17名兒童的「人販子」余華英,依法判處死刑。
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也顯示,檢察機關從嚴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起訴1268人。余華英夥同他人拐賣17名兒童,檢察機關依法起訴,法院判處死刑。
對此,楊妞花回應稱,「此刻我心裡就像照進了一束光,它是公平正義的光,它照亮了我們整個尋親群體。這不止是對我的案件的重視,更是對其他受害者家庭的關懷。這不止是一個案件的勝利,它更是公平正義的勝利,它讓我們看到了法律的威嚴,看到了社會的進步。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受害者家庭得到解脫,也會有更多的家庭得到團聚。」
南都記者注意到,3月8日晚,楊妞花在社交平台發布視頻稱,這幾天她已經和姐姐楊桑英回到河北了,她們一起看望了楊妞花的聾啞養父。養父沒有上過學,卻用畫畫的方式寫了好幾個跟楊妞花相關的地方和名字,「在河北的老屋裡,還有一位老父親為我亮著一盞燈」。得知楊妞花和姐姐帶著余華英被執行死刑的消息返回貴州畢節老家祭拜父母,養父很為姐妹倆感到高興。
南都此前報道,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月28日,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對余華英執行死刑,檢察機關依法派員臨場監督。法院經審理查明,余華英為謀取非法利益,於1993年至2003年期間,分別夥同他人,在貴州省、重慶市、雲南省等地流竄作案,拐賣兒童17名。
楊妞花此前曾向南都記者提到,「2022年拐賣案件立案後,警察曾拿出一沓犯罪嫌疑人的照片讓我指認,我一眼就認出了余華英,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她的樣子。」採訪中,楊妞花多次表示,她迫切希望余華英能早點受到法律的制裁,給自己早逝的父母以及其他被害家庭一個交代。
采寫:南都記者 楊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