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朝歷代,非要承認自己是中國,而不成立一個新國家?

2025年02月09日15:20:21 搞笑 2345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

這兩天美國網友又在美版知乎上發出了靈魂拷問:為什麼中國每次政權更替,新王朝都要自稱繼承大統,而不幹脆建立一個新的國家?為什麼不管是誰當了皇帝,他們都要說自己是中國人呢?

這個問題估計隨便一個中國人看了都覺得沒什麼爭議,畢竟炎黃子孫的概念早已成了每一個中國人的思想烙印,可我們卻忽略了中國的大一統對於西方的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更確切的說中國的5000年統一大勢才是文明的異類,大多數文明——比如歐洲諸國——就一直是以分裂的狀態下走過來的!

為什麼歷朝歷代,非要承認自己是中國,而不成立一個新國家? - 天天要聞

熊貓的困惑

對很多西方人來說,國家興衰、政權更替往往伴隨著分裂和重組。歐洲的歷史就是個典型。

無論是強大的羅馬帝國還是稱霸一時的拿破崙帝國,政權在存在時強盛一時,可一旦衰落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分崩離析成若干小國之後再也沒了帝國的榮光。

可中國的文明卻截然不同,不論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還是滿族人主導的清朝,只要王朝想在中華這片土地上紮根,要做的第1件事就是承認自己繼承了前朝的正統,並且認定自己就是華夏傳承。

所以這樣的情況才讓西方人感到威脅,他們不明白是什麼東西,能夠將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人們緊緊的連接在一起,而且大家竟然認為這種現象是理所應當的。

為什麼歷朝歷代,非要承認自己是中國,而不成立一個新國家? - 天天要聞

雖然我們國家也曾有過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古語,但是哪怕是分裂,所有的歌劇勢力也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一統華夏。

可這種情況在歐洲來說反而成了怪談,好端端的過著自己的日子多好,小國寡民,民族單一自然也就沒那麼多憂愁,硬生生搞成一個大帝國,任誰看著不會形成恐懼?

也正是在這樣的意識催生下,歐洲的歷史才如此混亂不堪,不論是法蘭西、德意志還是英格蘭,各個民族之間的爭鬥不僅僅是為了權力,更多的是為了各自的文化和宗教認同。

每當帝國瓦解,不同民族就迫不及待地宣告獨立,對比我們大一統的傳統觀念,歐洲人秉持的是大分裂理念,這也才是西方國家對我們恐懼的根本來源。

為什麼歷朝歷代,非要承認自己是中國,而不成立一個新國家? - 天天要聞

中華上下五千年

縱觀世界歷史,像我國這樣長期維持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極為罕見的,而這種統一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一次次的民族融合與政權更替後,逐步形成的結果。

從地理角度來看,我國的地理環境本身就為大一統創造了條件。

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這兩大中華文明的發源地,雖然在地理上還是千差萬別,但長期的發展讓兩者的經濟和文化往來非常頻繁。

古代的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之間的互動形成了農牧交錯的經濟結構,讓我國在很早的時候,就出現了中央政權與地方族群相互依存的局面。

最為關鍵的因素其實是制度的確立,秦始皇在這方面的攻擊居功至偉,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改革絕對是劃時代的,這些措施不僅僅是鞏固政權的手段,更是讓中華大地上的各個族群和文化都能找到一種共同的認同感。

為什麼歷朝歷代,非要承認自己是中國,而不成立一個新國家? - 天天要聞

秦始皇還確立了傳國玉璽制度,象徵著皇權天授,得傳國玉璽成了自古以來各大勢力競相追逐的目標,玉璽者得天下成了後世幾乎所有政權都要遵循的準則。

再加上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和先進性對比其他文明是碾壓級別的存在,無論是什麼民族,在同漢文明融合之後,都會不自覺的向漢文明靠攏。

所以歷史上雖然出現過許多少數民族政權,但並不影響他們對於整個大一統國家的認同感,唐朝的李氏皇族本身就有胡人血統,但絲毫不影響其作為中華正統的地位。

元朝的蒙古族統治者雖然來自草原游牧文化,但他們依然承認中原地區的文化優越性,積極吸收中原文化。

這種包容與吸收的態度,讓我國在每一次大的民族融合之後,都能形成更加穩固的統一國家。

為什麼歷朝歷代,非要承認自己是中國,而不成立一個新國家? - 天天要聞

回頭看看我們走過的5000年文明史,雖然有過分裂,但分裂反而是為了日後更好的融合做鋪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讓我們經歷了第1次大的分裂,隨後唐朝就開始在吐蕃、突厥、回鶻等少數民族地區進行的有效治理,再到元朝對全國進行的全面統一,最終到清朝滿族對邊疆地區的管理和鞏固。

這種大一統的觀念不僅體現在政權上,也深刻影響了我國的文化發展。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儒家文化就成為了國家治理的核心理念。

大一統的思想從政治領域擴展到了文化領域,不僅為統治者提供了合法性基礎,也為人民提供了一種心理上的歸屬感。這種文化的認同和歸屬感成了我國歷史上多次分裂後依然能夠再度統一的重要原因。

而這些都是歐洲人羨慕不來的!

為什麼歷朝歷代,非要承認自己是中國,而不成立一個新國家? - 天天要聞

歐洲的破碎夢

為什麼歐洲卻始終無法做到統一呢?在歷史的長河中,歐洲的很多政權也都嘗試過實現統一,但無一例外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從地理條件來看,歐洲的地形就決定了它難以像我國一樣實現大一統。我國的長江、黃河兩大河流都是東西走向,這樣有助於河流流域的文明之間互相交流和整合,最終形成統一的國家。而歐洲的河流多為南北走向,萊茵河、易北河等河流將歐洲大陸分割成了不同的地理單元。

河流是天然的交通線,南北走向的河流讓歐洲各地很難進行大規模的物資和文化交流,從地理上增加了統一的難度。再加上阿爾卑斯山等天然屏障,南北歐之間的溝通更是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在歐洲歷史上雖也曾出現過強大如羅馬帝國這樣的龐然大物,但它從未能徹底統一整個歐洲,在日耳曼民族入侵後,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就陷入了長久的分裂狀態。

法蘭克王國曾一度統一了西歐的大部分地區,但查理曼大帝死後王國也迅速分裂,成了如今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的雛形。

為什麼歷朝歷代,非要承認自己是中國,而不成立一個新國家? - 天天要聞

歐洲的宗教也是其中的一大因素,雖然中世紀的羅馬天主教廷影響力巨大,但從教廷的角度來考慮,分裂的歐洲才更加符合教皇的利益,所以在天主教如此發達的歐洲,阻礙統一的阻力有很多,教廷就是幕後最大的推手。

歐洲沒有形成像我們這樣統一的文化,語言實在太多了,這些底層的文化反而增加了人們心中的距離感。我國自秦始皇統一文字以來,漢字一直作為官方書寫系統,不同方言區的人儘管說話不同,但通過文字可以順利交流。

再加上儒家文化的普及,使得我國不僅在政治上統一,更在文化上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凝聚力。

到了近現代,宗教對於政治的影響力越來越弱,可奈何歐洲又出現了英國這個死活都不願意看到大陸統一的存在,無論是拿破崙時期還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都極力阻止德法兩國實現統一或形成強大的歐陸帝國。

其實俄羅斯曾經也有過可以一統歐洲的機會,但在向西擴展的過程中還是遭遇了來自英國等西方國家的強力阻擊。

英國甚至不惜發動克里米亞戰爭,拼了命的遏制俄羅斯的擴張,這樣的對抗局面又進一步加深了歐洲的分裂和混亂。

而且歐洲人從骨子裡來說就是至少自家門前雪的典型,從來就沒有像我們這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心態,歐洲經濟發展不平衡,南部的地中海國家與北部德國、荷蘭等工業強國的經濟差距巨大。

但從歐洲人的眼裡看來,他們窮是自己沒本事,與這些發達國家無關,從來就沒有互幫互助共同發展的意願,所以現在的歐盟也是一個極為鬆散的聯合體,從歐洲人自己的角度來看也就是個紙面上的統一,各國的財政政策獨立,利益分歧巨大,連貨幣政策都面臨巨大挑戰,政治上統一?那才真的是天方夜譚呢!

所以這兩條文明的發展主線,一條是像我國這樣大家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吸納無數外來文化不斷豐富自身,這種文化上的認同和歸屬感,又進一步促進了政治上的統一。

另一條則是像歐洲這樣,各個民族和國家在歷史長河中越走越遠,形成你是你,我是我的壁壘。

結尾

我國數千年的歷史是不斷融合和統一的過程,不論是外來的民族還是不同的文化,最終都在中華文明的熔爐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而歐洲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來看都不具備統一的可能性,這並不是說歐洲沒有出現過像秦始皇一樣開天闢地的君主,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所以中華文明的獨特性才讓我國能夠傳承幾千年!歐洲的分裂或許是一種常態,而我國的大一統才是人類文明史上的真正奇蹟。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副縣長直播助農帶貨」賬號是假冒?權威人士:賬號系盧氏縣領導開設 - 天天要聞

「副縣長直播助農帶貨」賬號是假冒?權威人士:賬號系盧氏縣領導開設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陳曼 「王縣助農」賬號此前截圖近日,抖音平台「王縣助農」賬號因無官方認證,被質疑是假賬號。目前,該賬號用戶名已無法搜索。「王縣助農」是不是盧氏縣官方的助農賬號?大河報《看見》記者進行了相關核實。3月26日,《看見》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王縣助農」系盧氏一縣領導開設。據紅星新聞3月25日報...
笑一笑,50張搞笑動圖:踩了這個,是不是能讓高鐵剎車? - 天天要聞

笑一笑,50張搞笑動圖:踩了這個,是不是能讓高鐵剎車?

太秀了,這也能鑽的出去!改裝後輕鬆多了鴨子的一生,過得非常滿足一切都來的這麼突然!騎車安全請注意啊車主估計有點崩潰了!這簡直太牛了!是誰說我沒有頭髮的司機說這才是真正的兜風,就是冬天有點難受這是我家二哈,大家看看純不純吃我一記「佛山無影腳」
這雞蛋怎麼花里胡哨的?最近有款雞蛋火了,網友:彩色更有營養嗎 - 天天要聞

這雞蛋怎麼花里胡哨的?最近有款雞蛋火了,網友:彩色更有營養嗎

近期,盒馬鮮生推出的「繽紛蛋」在社交平台引發熱議。這款12.9元/盒的雞蛋盒子包含好幾種不同顏色的雞蛋,蛋殼呈現褐、綠、深粉、淺粉等四五種顏色,蛋黃顏色也有差異,月銷超3200 單。網友戲稱其為「雞蛋界的多巴胺穿搭」,更有人調侃「每顆蛋都像開盲盒」。12.9元10枚繽紛雞蛋網友:盒馬是懂情緒營銷的這款繽紛雞蛋現在在...
高鐵上驚現「赤腳大漢」,很上頭!還打人! - 天天要聞

高鐵上驚現「赤腳大漢」,很上頭!還打人!

高鐵都快成"行為藝術展覽館"了!前腳有霸座男,後腳來"摳腳大漢",這回更離譜——光腳搭座椅還動手打人!來源:中國網直播3月24號那趟車,估計同車廂乘客現在都還有心理陰影。想像一下:你正閉目養神,突然飄來一股神秘氣息,睜眼一看——對面大哥光著
Science | 為什麼我們回想不起三歲前的經歷? - 天天要聞

Science | 為什麼我們回想不起三歲前的經歷?

引言你是否努力回想過自己三歲前的記憶,卻發現腦海中一片模糊?那些關於第一次蹣跚學步、第一次牙牙學語的珍貴瞬間,彷彿被時間無情地抹去,成為了我們生命最初的「失落的章節」。這種普遍存在的現象,研究人員稱之為「嬰兒期遺忘症 (infantile amnesia)」,一個困擾了無數研究者和父母的謎題。我們不禁好奇,難道我們大腦...
李在明,被判無罪 - 天天要聞

李在明,被判無罪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3月26日,韓國首爾高等法院對韓最大在野黨黨首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案作出二審宣判,推翻一審判決,判定李在明無罪。當地時間3月25日,李在明出席涉貪腐瀆職案庭審。圖源:視覺中國去年11月,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一審認定李在明作為總統競選人說謊,違反《公職選舉法》,判處他一年監禁、緩刑...
有多少打工人躲在廁所吃東西? - 天天要聞

有多少打工人躲在廁所吃東西?

寫字樓都市怪談不少,不過這裡上班很多經驗規則都要靠自己摸索。比如永遠不要去一樓的公共衛生間;盡量避免在午休前10分鐘前去裡面解決大小號。不要和午飯後刷牙的群體長時間對視,更不要主動攀談;不要去推衛生間盡頭那間上鎖的隔間門;更重要的,在使用衛生間時隱約聽到咀嚼聲,千萬不要大驚小怪。你或許會注意到,公司寫...
雲開見日莫大意!這些行為或致牢獄之災! - 天天要聞

雲開見日莫大意!這些行為或致牢獄之災!

持續的陰雨天按下「暫停鍵」太陽持續"發狠"大風偶刷存在感最近的天氣讓很多地方都開啟「易燃副本」燒雜草、野炊、亂丟煙頭、燒紙...你以為的常規操作一不留神就變成"禍害深淵"!有哪些行為可能會引發危險甚至帶來牢獄之災呢我們來看看案例▼▼▼燒雜草引發山火 2024年2月20日,廣西隆林天生橋鎮祥播村那安上隊 「安南立」 ...
沒有設置的朋友注意了 教你如何通過微信收到地震預警 - 天天要聞

沒有設置的朋友注意了 教你如何通過微信收到地震預警

今日1時21分,河北廊坊市永清縣發生4.2地震,河北、北京、天津等多地的小夥伴都感受到了明顯晃動,也有不少網友表示是被手機地震預警叫醒的。提醒大家,地震預警不是地震預測,而是與地震波「賽跑」的科技防線。按圖操作打開地震預警功能方便、快捷接收官方、權威地震預警信息。提前設置好地震預警防患於未然你設置好了...
三國亂世里,他位列東吳四英將,足智多謀更兼忠厚仁愛 - 天天要聞

三國亂世里,他位列東吳四英將,足智多謀更兼忠厚仁愛

在那烽火連天的三國亂世,英雄輩出,智謀如星,而東吳之地,有一位溫文爾雅卻又胸懷大略的智者,他便是魯肅,字子敬,一位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名字,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不渝的堅持,書寫了一段聯劉抗曹、共鑄輝煌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