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還是來了,美國兩屆政府,在交割的最後時刻,爆發了激烈內訌。
原因是拜登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導彈打擊俄羅斯縱深。
此事之前特朗普沒有深究,算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現在拜登越來越過分,想方設法地「支持」烏克蘭,這與特朗普的立場截然相反。
因此,特朗普不忍了,表示不應該允許這樣的行為,尤其是在我即將接任的前幾周,為什麼不問問我的想法就做決定?
對此,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柯比給出了強硬的回應,說拜登批准這件事,是在大選之前做出的決定,而且是拜登政府內部做出的決定,這是理所當然的。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
睜著眼睛說瞎話
拜登這邊的回應,完全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拜登同意烏克蘭使用美國導彈打擊俄羅斯本土,是在11月中旬的時候,當時美國大選結果已經出爐,也就是說,確定特朗普會接班。
所以特朗普的靈魂拷問,是能夠站得住腳的,都知道我要接班了,為什麼不問問我就做出決定?
白宮這邊就是純粹地抬杠,說這是拜登政府的事,理所當然。
特朗普的拷問註定不可能得到一個滿意的回答,因為拜登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將衝突進一步升級,讓特朗普在明年上任後陷入更複雜的局面。
這種行為並非孤例。在美國政治史上,卸任總統或即將卸任的政府利用最後的時間窗口推行爭議性政策,往往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治遺產,同時給繼任者製造障礙。
拜登團隊此舉不僅是對特朗普個人的不信任,更是對共和黨整體外交路線的一次「預防性打擊」。
畢竟,在民主黨看來,特朗普與普京之間的「曖昧關係」早已成為其攻擊共和黨的重要武器。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柯比
特朗普不是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對於特朗普來說,兩次贏得競選,都是從民主黨人手中接的班,上一次是奧巴馬,這一次拜登。
當年,奧巴馬政府在最後幾周內採取了一系列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包括驅逐多名俄外交官、關閉俄駐美領事館等。這些舉動不僅讓特朗普剛上任時面臨巨大的外交壓力,也讓他在處理美俄關係時始終背負「通俄」的政治陰影。
現在拜登採取的措施,和當年的奧巴馬一脈相承,甚至比當年的奧巴馬更加激進。
拜登團隊顯然深諳這一套路,他們試圖通過一系列高風險決策,將自己的政策延續性強加給繼任者,同時削弱特朗普在國內外事務中的主動權。
奧巴馬和拜登都坑過特朗普
暴露了美國的制度性危機
此次內訌不僅是一次普通的政策分歧,更揭示了美國政治體系中深層次的問題。
首先,這種公開爭執,暴露了美國兩黨之間無法調和的意識形態分裂。
民主黨和共和黨不僅在經濟、社會問題上針鋒相對,在外交政策上更是南轅北轍。這種根本性的分歧,使得權力交接期成為兩黨鬥爭最激烈的時候。
其次,這反映了美國政治的極度分裂。
即使在關係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上,兩黨也難以達成共識。
再次,也反映了美國政治中的「贏者通吃」心態。
無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他們都更關心如何鞏固自己的政治遺產或未來的權力,而不是國家的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