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臨近,ai模特圖逐漸佔據部分電商平台的主頁,引發消費者熱議。這些商品頁面圖片單一,缺乏服裝細節、質感展示。有商家稱衣服的質感、紋理都無法從圖中體現。還有消費者擔心商品品質,甚至遭遇虛假退貨等問題。
11月5日,南都記者實測發現,只需提供衣服平鋪圖,就可以快速獲得ai模特圖。有製圖商家告訴南都記者,很多網店都用ai模特圖,「因為可以降本增效」。
廣東諾臣律師事務所律師陳舒媚向南都記者分析指出,網店發生使用ai模特替換真人試穿服裝展示商品的情形,雖然節約了成本,使商品變得「靚麗」,但如使用不當,可能會涉嫌虛假宣傳。如果通過ai模特的面部形象、身體形態、姿勢、特殊服飾搭配、髮型或其他特徵,能夠讓一般人識別出該形象與特定自然人具有關聯性,且在商業利用過程中未經過肖像權人的許可,則將涉嫌對肖像權的侵犯。
網店裡的ai模特圖
在部分電商平台,一些失真的ai模特圖正成為商品的展示方式,讓消費者在選購過程中,無法對商品質感等進行有效了解,引發消費者吐槽。
ai生成的模特圖。
南都記者搜索發現,上述平台許多買衣服的網店都在使用這些ai模特圖,圖片中人物五官精緻,光影柔和,畫面充滿漫畫感。但商品詳情頁往往只有這一張模特圖,且並無ai圖片標識,衣服也只能從中看出樣式,沒有衣物細節、模特試穿對比尺碼等基本展示。
南都記者諮詢一家網店客服是否使用了ai模特圖,對方稱「工廠未提供詳細圖片」且「暫時沒有實物圖」。面對是否有真人模特圖的諮詢,一家網店客服則表示,「暫時沒有真人穿的照片。」另一家網店客服同樣稱「沒有真人模特圖」,但卻又否認使用了ai模特,說法矛盾。還有使用同類圖片的網店客服堅持稱,使用的是「實拍圖」,但模特圖手部出現六個指頭等情況。
「衣服沒有任何細節,就像油畫一樣。」一名商家向南都記者分享了手中的ai模特圖,人物更加逼真,但表示嘗試後覺得十分「雞肋」,衣服的質感、紋理都無法從圖中體現。
ai模特圖還引起部分消費者的不滿。有網友曬出ai模特圖和實物對比圖,稱賣家說是雪紡面料,實際上卻像「塑料」。還有網友講述自己的經歷稱,在使用ai模特圖的網店購買了套裝,是30天的「超長預售」,且發貨多日都沒有收到貨。在這名網友曬出的客服對話記錄中,網友質疑對方「虛假髮貨」,對方給出「面料出問題,發出去的都已追回」的理由。
網店使用ai模特銷售商品。
使用這類ai模特圖是否涉及虛假宣傳?廣東諾臣律師事務所律師陳舒媚告訴南都記者,網店發生使用ai模特替換真人試穿服裝展示商品的情形,雖然節約了成本,使商品變得「靚麗」,但如使用不當,可能會涉嫌虛假宣傳。比如通過ai模特圖片對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用途、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品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將嚴重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律師提醒有侵權風險
這些ai模特圖在電商平台也有購買渠道。南都記者搜索「ai電商模特」等關鍵詞,就能找到很多出圖商家。
電商平台銷售ai模特圖。
一名製圖網店客服告訴南都記者,為衣服製作ai模特圖單價為50元,為照片人物換ai模特臉價格更便宜,單價10元。對方還表示ai模特圖不會有侵權風險。還有商家要價30元一張圖,只需提供服裝人台圖或平鋪圖即可製作。
另一名製圖商家表示,很多網店都用ai模特圖,「因為可以降本增效」。南都記者提供一張衣服的平鋪照片,對方很快就傳來了幾張ai模特圖。關於肖像權問題,商家表示模特臉是ai合成的,「不存在肖像權問題」。
南都記者注意到,這些ai圖片不僅可以換模特,還可以換場景等。
對此,陳舒媚向南都記者介紹,ai模特圖是借鑒了真人的體格形態,如果通過ai模特的面部形象、身體形態、姿勢、特殊服飾搭配、髮型或其他特徵,能夠讓一般人識別出該形象與特定自然人具有關聯性,且在商業利用過程中未經過肖像權人的許可,則將涉嫌對肖像權的侵犯,甚至可能會侵犯個人信息等其他法律問題。
她表示,店家要合法使用ai模特圖,首先商家在使用人工智慧功能軟體或者委託第三方製作ai模特圖的時候,應當取得肖像權人的授權;同時,禁止故意以違法目的使用ai技術,不使用違規關鍵詞,以免生成不良內容的圖片或侵害他人肖像權、名譽權的內容,商家如發現生成內容涉嫌違規時,應當及時向技術服務的提供者報告。
其次,商家使用ai模特圖進行商品或服務宣傳時,要確保圖中展示的內容真實準確反映商品或服務的實際情況,詳情商品頁面中需要對商品和產品服務展示圖是否為ai模特圖依法進行明確標識。如電商平台同時是技術服務提供者,則應採取有效措施進行監管,加強店家廣告合規宣傳的意識。
再者,商家要注意ai模特圖中涉及的服裝、配飾、背景等元素的設計、圖案等系自己原創或者有合法授權,避免侵權風險。
采寫:南都記者 敖銀雪 實習生 趙一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