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畫師殷倩用一幅讓人臉紅的圖畫,治好王妃的相思病
——心理治療傳奇歷史故事
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是一個非常動蕩不安的時代,割據王朝之間戰火不斷,王旗變幻。
有一年,潘陽郡與齊明帝之間發生了一場非常有名的戰爭,戰況異常慘烈,最終,在這場戰爭中,潘陽郡王爺蕭鏘為齊明帝肖鸞所殺。
八百里急報把消息傳入潘陽王宮,潘陽王妃聞訊肝腸欲斷,只覺天旋地轉,哭的死去活來。
潘陽郡王爺與自己恩愛有加、把杯共盞的日子,王妃實在不相信王爺已離她而去,不由悲從中來,從此一病不起。白天以淚洗面,茶飯不思,晚上神情恍惚,苦思無眠,一合眼,潘陽郡王的音容笑貌就出現在眼前,常常在噩夢中驚醒。
漸漸相思成疾,日益消瘦,不能自拔。宮廷請了不少醫生為王妃診治,但體患易除,心疾難去,雖然費了了不少周折,竟百無一效。
潘陽王戰死,王妃病重的消息迅速傳到了王妃的娘家,南康郡太守劉滇不僅是王妃的哥哥,也是潘陽王 的生前好友。
得到消息,便速速前來看望妹妹,等到看見王妃,簡直目不忍睹,這哪裡是那個沉魚落雁、貌若天仙、平日里能歌善舞、歡聲笑語的妹妹,卻只見衣衫不整,頭髮凌亂,雙目憔悴,面如死灰,只瘦的皮包骨頭,已經奄奄一息。
劉滇看在眼裡,疼在心 上,只急得團團轉,他左思右想,用什麼辦法才能治好妹妹的相思病呢?
劉滇百思不得其解,便和眾謀士商議,有一位謀士獻策說:王妃之病乃思念已故的潘陽王而引起,愛之過深則哀傷成疾,俗話說心病還需心藥醫,解鈴還須繫鈴人,不妨請一位出色的畫師,替王妃畫一張潘陽王的畫像,以慰哀思,病情也許就會慢慢的好起來。
劉滇聞言,感覺雖然沒有十分把握,但也有一定道理,不妨一試。
隨後劉滇便把當時非常有名的畫家殷倩請到家中,給他介紹了王妃得病的情況,請他給王妃畫一張潘陽王的畫像,還再三叮嚀要栩栩如生地畫出潘陽王當年的溫和慈祥的儀態。
數日後,殷倩作畫已畢,邊到王府把畫交給劉滇,劉滇把畫打開一看,不由大驚失色,卻見那畫上畫的是潘陽王生前與其他幾個寵妾調笑戲謔的一副醜態,根本沒有他叮囑要畫的潘陽王惹人思念的面容,卻是一個色眯眯的淫賊模樣。
劉滇很生氣,質問殷倩為什麼背其意而行之,說:我妹妹現在已病成那個樣子,你卻畫一幅潘陽王的浪蕩醜態給他看,還不把王妃給活活氣死。
殷倩聽後一點也不生氣,從容自如,撫須而笑,說道:"太守相托之事,關乎王妃性命,我豈能不知,又怎能視作兒戲,此畫正是我根據王妃病情反覆推敲而作,我以身家性命擔保定能治癒王妃之病。"
劉滇聽殷倩說的斬釘截鐵,果斷自若,也只好半信半疑,便要馬上帶畫進宮給王妃,殷倩制止道;如若明告此畫是我現在所作,效果不佳,太守須得如此這般才行。劉滇聽罷,點頭稱是,便以計而行。
劉滇次日到宮中看望妹妹,卻見王妃病態如故,詢問病情之後,便有意無意的說起和潘陽王從前的交往之事,這勾起了王妃的相思之情,不由得淚水漣漣。
這時,劉滇忽然像突然想起似的對妹妹說:
"我記得曾有人對我講,說潘陽王有一次夜宴的時候,有一位大學士為王爺畫了一幅畫像,現在潘陽王已故,音容不見,妹妹何不託人取來,不但能寄託思念之情,說不定對病情好轉也能有所幫助。不過為兄聽說這個大學士視書畫如至寶,不知他是否捨得相贈。"
王妃聽說,不由喜上眉梢,急急忙忙派宦官備了一份厚禮,前去那位大學士處求畫。
那宦官受命,找到了那位大學士,說明了來意,期初,那大學士只是不肯,後經宦官好言相求,才勉強同意相贈。大家此時自然明白這幅畫就是殷倩專為王妃畫的那一幅畫。
王妃聽說宦官已把畫像取回,急急召見命快快打開來看,卻見那宦官吞吞吐吐地說:回娘娘:"這畫像雖然確是潘陽王爺的畫像,但以奴才看來,娘娘不看也罷。"
王妃不明所以,怒從心起,大聲呵斥,命把畫快快呈上。
王妃接畫在手,迅速打開來看,起初看時,臉上是一臉驚愕,第二天看時,只見雙眼滿身哀怨,第三天看時,心裡漸漸的生出一絲淡淡的漠然。
她不由想道,王爺雖然對自己寵愛有加,但我也不過是他眾多女人中的一個,我把潘陽王視為自己的唯一,但很顯然,自己絕對不是王爺的唯一。如今王爺已去了這麼長時間,我還為他相思成疾,病成這個樣子,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從此以後,哀怨代替了相思,心結逐步打開,理智漸漸恢復,病情便慢慢的好起來。沒過多長時間,飲食起居便像平常一樣,王妃的病真的徹底痊癒了。
劉滇看到妹妹的病真的如殷倩所預料的那樣神奇的被治好了,心裡當然十分高興,但還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當他去當面向殷倩致謝時,便順便向畫家討教,殷倩回答說:"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如以太守本意作畫,不但無助於疾病的治療,反而會加重王妃的相思之情,鄙人反其道而行之,此乃以怨撫念,以情勝情,化解了王妃相思之苦,才治好了王妃的病啊。"
太守劉滇聽罷,深以為是,不由得欽佩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