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之上皆是義士,這是多數人對「梁山好漢」這一團體的固有印象,其實也該歸咎於《好漢歌》的風靡,以至於人人都能吼上一嗓子「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然而讀過《水滸傳》原著的人就會知道,梁山之上並非都是好人。
事實上梁山之上不僅不全是好人,甚至還有不少混子,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這位。
他可以說是「宋江的兒子」,是典型的關係戶,上梁山之前暴打過武松,上山之後卻淪為三流炮灰。
一、暴打武松之人
什麼人能暴打武松?
似乎這不符合大部分人對於武松的印象,打虎英雄武二爺何時被人暴打過?他不是近乎無敵的存在嗎?
(武松打孔亮劇照)
作者施耐庵賦予武松的評價確實不低,只道是:「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無論怎麼看,這人都是英氣逼人,光是接近他,都難免被他的霸氣震懾住,如此強者,如何有人能打得過?
你還別說,武松在書中確實吃過虧。
比如面對那「沒羽箭」張清的時候,他就只能潰逃,說是:「魯智深擔著禪杖,此時自望見了,只做不知,大踏步只顧走,卻忘了提防他石子。正走之間,張清在馬上喝聲:『著!』一石子正飛在魯智深頭上,打得鮮血迸流,望後便倒。張清軍馬一齊吶喊,都搶將來。武松急挺兩口戒刀,死去救回魯智深,撇了糧車便走。」
(武松挨打劇照)
在張清面前,他最多也只能做到「救走魯智深」,要反擊是不現實的。
又比如計賺盧俊義時,他與魯智深等人都只敢與盧俊義鬥上三個回合便跑,你說那是「詐敗」,是誘敵深入,但武松若能打得過盧俊義,何須用計?
還有面對喬道清時,那傢伙直接用法術變幻出金甲神人,將武松等人擊倒,繼而生擒之。
所以武松確實並非無敵之人,但本文要提到的這位暴打武松的關係戶卻不是憑藉實力壓制武松,而是以多欺少。
二、「宋江之子」
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宋江雖然有過女人,也就是那閻婆惜,但他們二人並沒有留下孩子,《水滸傳》的故事也並沒有寫到梁山二代們活躍的年代,因此這裡提到的「宋江之子」自然不是他的親兒子,而是指他的徒兒。
常言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古人心中,師父就是如同父親一般的存在,因此宋江收的徒兒,也就可以被視為他的「兒子」。
(宋江劇照)
本文所指那人即是「獨火星」孔亮。
原著第三十二回中,身為打虎英雄的武松也有了一段虎落平陽被犬欺的經歷。
武松在酒家醉酒後鬧事,一旁的孔亮便看不慣他的 做法,糾集一幫人把武松給綁了。
只道是:「這一二十個儘是為頭的莊客,餘者皆是村中搗子,都拖槍拽棒,跟著那個大漢吹風胡哨來尋武松。趕到牆邊見了,那漢指著武松,對那穿鵝黃襖子的大漢道:『這個賊頭陀正是打兄弟的。』那個大漢道:『且捉這廝,去莊裡細細拷打。』那漢喝聲:『下手!』三四十人一發上。可憐武松醉了,掙扎不得,急要爬起來,被眾人一齊下手,橫拖倒拽,捉上溪來。」
這幫人下手沒輕重,若繼續打下去,即便武松有鋼筋鐵骨,也難免被打死,幸虧宋江及時出手制止,這才解開了誤會,雙方握手言和。
後來孔亮也上了梁山,成了七十二地煞之一,也不知再見武松時,他是否會覺得尷尬。
只是關係戶就是關係戶,沒有才能,最終註定落得凄慘的結局,但作者賦予孔亮的結局還是有些過於滑稽了,甚至可以說是不合理的。
三、莫名其妙的結局
孔亮是個草包,這一點毋庸置疑。
畢竟宋江本人都是三流武者,甚至連三流都算不上,他們孔家兄弟二人卻拜了宋江為師,可見他們的武功有多弱。
(孔明、孔亮劇照)
而筆者說他們是關係戶,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武功弱,還在於他們沒什麼腦子,辦事不力。
比如時遷火燒翠雲樓時,書中有這麼一段設定:「時遷當日先去翠雲樓上打一個踅,只見孔明披著頭髮,身穿羊裘破衣,右手拄一條杖子,左手拿個碗,腌腌臢臢在那裡求乞。見了時遷,打抹他去背後說話。時遷道:『哥哥,你這般一個漢子,紅紅白白麵皮,不像叫化的。北京做公的多,倘或被他看破,須誤了大事,哥哥可以躲閃迴避。』說不了,又見個丐者從牆邊來。看時,卻是孔亮。時遷道:『哥哥,你又露出雪也似白面來,亦不像忍飢受餓的人。這般模樣,必然決撒。』」
你看,他們要假扮乞丐,卻還是一副富家公子的容貌,如何能騙過旁人?
說白了,要不是因為他們有些財力,只怕宋江當初都不願收他們為徒。
後來征方臘的過程是十分慘烈的,無數好漢在征伐中犧牲,這也很正常,但孔亮之死卻很不合理。
(宋江、孔明、孔亮劇照)
他是死於水戰,但書中是這麼寫的:「水軍頭領都回蘇州,訴說三阮打常熟,折了施恩,又去攻取崑山,折了孔亮。石秀、李應等盡皆回了,施恩、孔亮不識水性,一時落水,俱被淹死。」
這事有多離譜呢?就好比你讓一個沒有雙腿的人去踢世界盃一樣,孔亮不識水性,宋江作為他師父,卻派他去打水戰,你說這不是扯呢?
孔亮的人生就像一個笑話,沒那本事,還要闖蕩綠林,最終死於非命也並不會讓人覺得意外,只是這死法過於荒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