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12省往返15000里,差點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朝,結局至今成謎

2023年10月03日18:48:19 搞笑 1394

01

轉戰12省往返15000里,差點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朝,結局至今成謎 - 天天要聞

公元755年的年底,身兼三地節度使的安祿山叛唐,直接加速了唐朝滅亡的「安史之亂」就此爆發。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本,其實就一個,那就是大唐朝廷的錢不趁手了。

而大唐朝廷的錢不趁手,原因也有很多,不過其中最關鍵的一條,就是李隆基這個當時在位的皇帝。

繼位時,大唐已經享國近百年,各種積弊差不多已經到達了一個峰值,而李隆基本人又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治下國土面積最大的一任皇帝。

長時間積累的官場積弊,廣袤的國土面積,以及晚年沉迷享樂,都讓大唐的財政危機越演愈烈,而為了緩解這種情況,邊鎮的守將則被給予了很大的自主權。

於是像安祿山這樣的邊鎮大員就開始變得尾大不掉,然後隨著時間的延續,「膿包」自然而然就破了。

02

轉戰12省往返15000里,差點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朝,結局至今成謎 - 天天要聞

安史之亂」整體持續的時間不算太長,但是它帶來的負面影響卻很大。

首先,大唐朝廷為了平息「安史之亂」,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讓本就危機重重的大唐財政,更是雪上加霜;

其次,「安史之亂」的發生,引起了很多的連鎖反應,為了消除這些負面反應,大唐動用了很多的軍事力量;

一方面是財政緊張,一方面又是頻繁需要動用軍事力量,皇帝又不能差餓兵,於是大唐後續的皇帝,就給了帶領兵士的節度使們更多的自主權。

唐朝後期的節度使,表面上很辛苦,他們一面要完成朝廷安排的人任務i,一面又要自己籌措資金髮工資,並親自管理所屬部隊內部的各級官員升遷調動。

但從另一個方面看,他們在表面的辛苦之下,其實慢慢擁有了列土封疆的資本。

03

轉戰12省往返15000里,差點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朝,結局至今成謎 - 天天要聞

到了唐朝末年,各個節度使其實已經發展成了割據一方的軍閥。

而對於當時的百姓來說,這就是一場災難,因為極度缺錢的朝廷,會變本加厲的向基層收錢,而割據一方的軍閥也不會放棄這個財源,如過運氣不好,趕上軍閥們被迫更換地盤,那麼上繳的錢財,可能還要再多一份。

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家境不錯的黃巢(家裡常年販私鹽,黃巢文武雙全,這都不是一般家庭的標準配置)才選擇了武裝起義。

不過黃巢並不是當時第一個撤起義旗的,在他之前最出名的是出身有點類似的王仙芝。

王仙芝起義之初,和朝廷打的是有來有回,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當時的老百姓實在是忍無可忍了,因此起義軍的群眾基礎算是不錯。

04

轉戰12省往返15000里,差點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朝,結局至今成謎 - 天天要聞

但是王仙芝的統領能力有限,他差點就被朝廷招降了,就在關鍵時刻,本來前來投奔他的黃巢卻掌握了義軍的發言權,王仙芝只好繼續和朝廷硬打,結果很快就兵敗被殺了,黃巢隨後徹底掌管了義軍。

黃巢和私鹽販子王仙芝相比,長處之一是讀過很多年的書,他參加科舉落地以後的那句「我花開後百花殺」,更是震鑠古今。

讀書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低的成本學到很多的知識。

王仙芝的起義可能只是一時的激憤,但是黃巢絕對不是,人家寫出那句充滿預見性的「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時,才剛剛科舉落第。

如果黃巢也是一個莽撞人,那麼他可能會比王仙芝更早起義,但是他沒有,這很可能就是他在書中看到了很多的東西,比如出頭的椽子先爛,比如古往今來的人性等等。

05

轉戰12省往返15000里,差點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朝,結局至今成謎 - 天天要聞

黃巢一開始的時候,雖然出面阻止過王仙芝被朝廷招安,但是等到他面臨危機的時候,他卻短暫的接受了朝廷招安作為過渡,然後審時度勢之後,又再次反唐。

一般情況下,有人想武裝對抗朝廷的時候,往往會選擇直搗黃龍,也就是直接去集中力量進攻皇帝所在的都城,差一點的也要去攻佔一個相對比較富庶的大都市,然後以此為根據地再慢慢發展。

但是黃巢卻不是這麼做的,他的打法和若干年後的開國神軍一樣,一直打的是游擊戰,據當時的史料記載,黃巢當年的來迴轉戰涉及的省份大約有12個,而他「游擊戰」的跋涉距離,竟然在15000里左右,完全可以稱的上是長征了。

那麼黃巢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06

轉戰12省往返15000里,差點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朝,結局至今成謎 - 天天要聞

原因其實很簡單,主要有兩個;

第一,當時的大唐朝廷雖然已經日落西山,但人家畢竟是一個國家,而你黃巢的真實實力才有多少,古代的王朝被顛覆的時候,幾乎都是內部出了問題,外部想要在對方內部不出問題的情況下強攻,幾乎很實現;

第二,當時大唐的地盤上軍閥紛立,軍閥們雖然都頂著大唐的名頭,但其實都是各自為戰,一起攜手剿滅黃巢,那是不符合他們的科學發展觀的,利用黃巢這支武裝,去擾亂和削弱別的軍閥,才是他們最願意做的事情(這個和若干年後是何其相似);

黃巢當時心裡很清楚,單單憑藉自己的隊伍,別說徹底顛覆唐朝,就是能穩定的生存都難,但是已經洞悉人性的他也知道,自己並不是軍閥的眼中釘,所以他只要能動起來,就會贏的一絲生機,所以他才開始了長征和游擊戰。

如果黃巢能一直堅持自己的思路,那麼他可能會真的創造歷史,但是隨著他在夾縫中的快速發展,他的實力已經足以讓他破長安,建大齊。

但是他崛起的太快,「冒頭」的太早,一下成了天下的「公敵」,結果最後還是沒能達成最終目標。

黃巢兵敗以後,有關他的去向,時至今日都是個迷,尤其是他傳說中的一首詩,更是讓人有了無限遐想:

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

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干看落暉。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八姑爺丨逝者 - 天天要聞

八姑爺丨逝者

董鴻燦(1934—2018年),字光華,河南,石匠、木工、碑匠八姑爺是一個精神矍鑠、可愛又可敬的老頭。沿著我們村的小河溯流而上,半小時功夫就能走到八姑爺家門口。小時候,每逢新年,我都帶著一幫堂弟妹步行去八姑爺家看望他。見到這些小不點兒,他不勝歡喜,問問這個,逗逗那個,笑容像是春風吹拂的水紋,一直蕩漾在他臉上...
提醒|女子臉被刺穿10厘米!這個「奪命利器」不少寧夏人也在用 - 天天要聞

提醒|女子臉被刺穿10厘米!這個「奪命利器」不少寧夏人也在用

夏日陽光炙烤,降雨頻繁不少人會在電動自行車上加裝遮陽傘、雨棚殊不知,這看似實用的神器卻可能化身「奪命利器」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刺入臉部10厘米!遮陽傘秒變「奪命傘」2024年7月16日,鍾女士騎電動自行車外出,途中與另一輛電動自行車發生碰撞。由於鍾女士的電動自行車加裝了遮陽傘,車子倒下時,遮陽傘發生斷裂,導...
高架上驚險一幕:後排女子和男司機打架,開著車門行駛,交警:將傳喚司機 - 天天要聞

高架上驚險一幕:後排女子和男司機打架,開著車門行駛,交警:將傳喚司機

7月7日,一網友發布視頻稱,7月6日晚,在杭州市蕭山區彩虹快速路上,一輛正在行駛途中的白色轎車內,後排一女子和主駕駛位的男駕駛員打起來了,一側車門被打開,被網友吐槽「杭州版《速度與激情》」。網傳視頻截圖網友拍攝的視頻顯示,白色轎車一邊在高架上前行,主駕駛側車門打開,車輛前車燈和尾燈雙閃也已經打開,視頻中...
掃碼不付款?男子零成本購香煙獲刑1年 - 天天要聞

掃碼不付款?男子零成本購香煙獲刑1年

極目新聞通訊員 李君豪出門購物,拿出手機掃一掃就能輕鬆買單,手機支付為大家的生活帶來了不少便利,但是有些人卻利用它的便捷動起了「歪腦筋」。7月7日,湖北省建始縣檢察院檢察官以案說法,提醒商家注意掃碼不付款的購物騙局。2024年底,蔡某緩緩走進小蘇的店鋪內,戳了戳櫃檯玻璃說:「來兩條煙。」隨後,他向忙碌的小...
當策展人被問道「嗨,你幹什麼來了?」聽聽他們怎麼說—— - 天天要聞

當策展人被問道「嗨,你幹什麼來了?」聽聽他們怎麼說——

日前,廣州美術學院昌崗校區教學樓報告廳內,一場關於「2025年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的策展對談引發學界熱烈討論。策展人、評論家馮博一,策展人劉鋼,《公共藝術》《藝術當代》雜誌副主編吳蔚圍坐漫談,揭示當代藝術展覽在全球化與地域性交織背景下的創新探索與實踐困境。展覽由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院長鬍斌主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