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香料」萜烯類物質,如何成就國台酒醬香風味?

  朋友相聚,開一瓶國台國標酒,舉杯間醬香四溢,空杯後余香裊裊——這令人沉醉的感官體驗背後,竟還藏著國台酒風味中的「天然魔法」。這份香氣的奧秘,竟與森林的清新、果園的芬芳、花園的馥郁同出一源,那就是「萜烯類化合物」。從田間紅纓子糯高粱到一瓶美酒,萜烯類物質貫穿國台酒釀造的每個環節,既是香氣的締造者,也是健康的守護者。

  天然香料「萜烯」,雕琢醬香風味靈魂

  萜烯類化合物屬於「天然香料」,是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自然合成的物質,目前已發現超過5萬種,廣泛分布於自然界中,賦予植物獨特香氣。例如,檸檬烯廣泛存在柚子、甜橙等柑橘類水果中,散發出清新的果香;薄荷醇賦予了薄荷獨特的清涼氣味和味道;從松樹、薰衣草雲杉等植物中提取的松油烯、芳樟醇月桂烯等多種萜烯類化合物,調香師用它們組合出清新的森林香調、優雅的花香調等,營造出豐富多樣、令人愉快的香水氣味。而這些天然香料不僅存在於植物中,更悄然融入白酒的香氣世界,被確定為白酒的關鍵風味物質,具有重要的呈香和呈味作用。

  一瓶正宗大麴醬香白酒中,水和乙醇佔98%以上,而酸、酯、醛、醇、萜烯等風味物質所佔約2%,而這些佔比約2% 的微量風味物質的種類和含量就決定了酒體的風格與品質。

  去年,國台聯合天津科技大學,通過頂空固相微萃取結合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對釀造過程中的涉及到的原料、大麴、糟醅、基酒以及成品酒進行了檢測,在所有樣品中共檢測到了59種萜烯類化合物,國台國標酒中就鑒定出了30餘種。這些萜烯類化合物一部分來自於紅纓子糯高粱、小麥釀酒原料,這些釀酒原料中富含β萜烯類物質,如石竹烯和香葉醯丙酮,在發酵、蒸餾過程中能夠保留在酒液中;一部分來自於大麴微生物代謝合成,例如放線菌的代謝作用能夠產生萜烯類物質。例如,大馬士酮呈現濃郁且獨特的玫瑰花香,植酮呈草藥香、木質味,γ⁃欖香烯呈清新味,(-)⁃氧化石竹烯呈甜香、木香等。這些「香氣精靈」以單萜與倍半萜的形式存在,默默編織著國台酒風味的經緯,賦予國台酒花果香的風味特徵。

  天然「健康因子」,賦予醬酒新內涵

  萜烯類化合物這種神奇的物質,不僅是國台酒香氣的重要來源,更是天然的「健康衛士」。具有極強的藥用價值,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與其他化合物協同作用還能發揮鎮痛作用。主要通過調節細胞信號傳導、酶活性、抗氧化應激和免疫調節等途徑發揮作用。大家所熟知的抗瘧疾藥物「青蒿素」,就是一種單環倍半萜類化合物、肉桂醛可以高效抑制一些細菌和黴菌的生長、茴香腦被應用在有防癌抗癌中,是一種可以使體內白細胞升高的藥物……這類物質被廣泛應用在製藥、健康、飲食等領域。

  近年來,醬酒消費人群持續擴大,適量飲用的前提下,很多消費者飲用醬酒後最大感受就是「不上頭,醉得淺,醒得快,對身體負擔小」。醬酒飲用後的舒適體驗以及獨特的健康屬性,越來越受大眾熟知和認可,相關健康研究也越來越深入。

  醬酒中含有的「萜烯類化合物」,與川芎嗪乙酸等物質一同被認為是醬酒的「健康因子」,這些物質的存在,為「適量飲酒有益健康」提供了科學註解。萜烯類化合物具有顯著的抗氧化能力,可清除自由基,減輕酒精代謝引起的氧化應激,使得飲酒後體感更舒適。

  紮根茅台鎮20多年,科技創新一直是國台發展的動力源,為釀好一瓶標準更一致、批次更穩定、質量更恆定,以及相對更健康的好酒,國台首創了行業智能釀造生產體系。還建立起了國台研究院,利用現代數智技術,分析酒體中的風味物質和健康因子,深度挖掘健康屬性,並進行科學調控,讓酒體中有益精華更多,無益成分更少,調節風味口感達到高水平、飲後感受更舒適、酒體中的健康因子發揮最大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國台科研碩果累累,「多組學技術解析醬香型白酒釀造功能菌群特性及微生態調控應用」、「紅外光譜技術在醬香型白酒質量控制方面的應用」、「主要有機酸及含量對醬香白酒代謝影響評價模型的建立與應用」、「茅台鎮核心產區醬香國台酒風味特徵及生物活性組分研究」、「醬香型白酒發酵過程微生態調控及品質提升關鍵技術與應用」五項科技成果通過鑒定,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推動國台科研創新不斷邁上新台階。

  這些研究和突破不僅提升了國台酒的品質,也讓「健康飲酒」有了科學支撐和明確的研究方向。未來,國台將繼續以科研為引擎,深入探究白酒的「風味與健康」奧秘,推動健康飲酒,讓消費者喝得更加明白,喝得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