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商標喜歡玩弄「文字遊戲」,「零蔗糖」飲料、「純天然」面膜、「120w」充電器等五花八門,對消費者選購商品造成了困擾。
繼「千禾0」是註冊商標引發熱議後,「壹號土」豬和「壹號土豬」近日再次引發輿論關注。不少消費者質疑「產品是不是真的是土豬肉」。
那麼,土豬肉和普通豬肉有什麼區別?選購時,又該如何分辨呢?
什麼是土豬肉?
土豬的「土」有兩層意思。
- 一是指本土品種的豬,比如湖南的湘西黑豬、重慶的榮昌豬、浙江的金華豬、江西的修水杭豬等。
- 二是指土法養殖,喂玉米、紅薯、豬草等,區別於現代精準營養配方的飼料養殖。
△湖南湘西黑豬
土豬肉和普通豬肉的區別在於土豬肉的脂肪含量高,肌內脂肪含量高,揮發性風味物質獨特,所以它吃起來比普通豬肉要香。
消費者在選購時,如何鑒別到底是不是「土豬肉」呢?
4招教你分辨「土豬肉」
土豬肉一般肥肉比較多,所以它的背膘會比較厚,像五花肉它可能有2~3指的背膘,普通豬肉瘦肉率比較高,所以背膘比較薄。
土豬豬皮比較厚,普通豬肉豬皮比較薄。
土豬肉的顏色比較深,普通豬肉顏色會淡一些。
土豬肉大理石花紋特別明顯,因為它肌間脂肪、肌內脂肪的含量比較高,但是普通豬肉大理石花紋比較少,因為它的肌內脂肪含量要低一些。
吃貨看過來 各種口感需求都能滿足
豬肉作為最常見的肉類之一,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和多變的烹飪方式深受大眾喜愛。要選購到既美味又營養的豬肉,挑選合適的部位尤為關鍵。
小裡脊(又叫黃瓜條、梅條)是豬身上特別嫩的一塊肉,還有低脂的優點,口味清淡,可以搭配多種做法。
- 外形:條狀,帶有一些薄薄的筋膜。
- 適用:家常炒菜,油炸也好吃,為了減少油脂攝入,不推薦傳統油炸,可採用空氣炸鍋。製作嬰幼輔食、肉泥時也可選擇小裡脊。
- 購買建議:小裡脊肉質偏鬆散,所以要選新鮮緊實的,避免一炒就碎。
- 特點:後腿整體偏瘦、筋少,吃起來纖維感很明顯。
- 適用:家常炒菜,醬鹵皆可,還可做臘肉、灌香腸。
- 購買建議:選筋膜剔除較乾淨的,出於健康考慮,可以剔除大塊肥肉再烹飪。
- 特點:肉裹著骨頭,表面有薄薄的筋膜。
- 適用:紅燒、煎烤炸、燉湯。
- 購買建議:後排偏瘦、前排偏肥,中排品質最好。排骨還有一個「平替」——脊骨(也叫腔骨),同樣適合燉煮。由於它肉質偏老還有筋,所以價格實惠不少。
- 特點:梅花肉富含肌間脂肪,煎烤吃起來會更香。
- 適用:萬能部位,煎烤燉炒都好吃。
- 購買建議:選大塊脂肪較少的,單就梅花肉而言,瘦肉上的雪花脂肪越豐富越好。
也叫豬下顎、松板肉、豬肉青,同樣富含肌間脂肪。
- 特點:略有厚度的一塊肉,瘦肉呈雪花狀。
- 適用:適合煎烤炒炸,少有拿來燉煮。
- 購買建議:雪花越豐富越好,首選外層肥肉修得比較乾淨的。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