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團團圓圓的賀年羹

快到元宵節時,嘉定人家裡都要燒這樣一道傳統家常菜——賀年羹。賀年羮的口味家家戶戶都不同,一起去徐行鎮紅星村村民潘品芳家,看看她家土灶頭上做出來的賀年羹。

在潘阿姨家,過年燒賀年羹是一種老底子的習慣。這幾天,住在城裡的孩子全都回到了村裡,燒一鍋賀年羹再合適不過。

「這些塌棵菜都是自己種的,摘個幾顆放到賀年羹里燒。」吃塌棵菜的時間正好在過年前後,所以在潘阿姨眼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年菜。

潘阿姨介紹,她家的賀年羹里湯圓、餛飩是一定要放的,每樣都有討口彩的好說法,「湯圓是團團圓圓、餛飩是金元寶冬筍代表著節節高,紅棗則意味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準備工作都做好後,潘阿姨的兒子在一旁幫忙生火。等火燒旺後,先把配菜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油和鹽,一會兒功夫,香味就飄出來了。再慢慢加入湯圓、餛飩和面,燒煮二十分鐘,即可起鍋食用。

「好,可以吃了,大家一起來吃!」潘阿姨一邊吆喝,一邊將寓意著紅紅火火、團團圓圓的賀年羹端上桌。「我要再來一碗,咸酸落落,味道很鮮、很靈!」潘阿姨的兒媳說。

「以前的賀年羹就是把吃剩的菜、飯放在一起,當咸酸粥燒了吃。現在條件好了,放的食材也都是新鮮的,主要是吃個味道和回憶。」潘阿姨說。

關於賀年羹,還有一則故事。據傳,明嘉靖年間,宰相顧鼎臣給他的師父「嘉定四先生」之一的唐時升拜年。由於條件有限,唐時升家裡沒有好酒好菜去招待他,只能把過年吃剩的冷飯冷盤和小圓子混在一起,煮了一道羹。沒想到吃慣了山珍海味的宰相覺得非常好吃,這道菜也取名為賀年羹。幾百年過去以後,嘉定人仍舊延續了這個傳統。

你們家的賀年羹里都放些啥?

有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

快來評論區分享一下?

撰稿:彭曉妍

攝像:汪艦、方露紅(通訊員)

編輯:徐宇

喜歡就點個「贊」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