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想要公平」!他最新回應……

2025年02月02日10:54:14 美食 1320

這兩天,有關春節檔電影《蛟龍行動》陷入排片困境、影片遭遇水軍惡意打低分等話題,持續引髮網友熱議。在《蛟龍行動》1月31日的路演活動上,該片總製片人於冬激動發聲,表示「打一星的都是『黑水』」,影片主演於適也借用電影台詞「我們只想要公平」,道出了很多支持該片的影迷的心聲。路演活動結束後,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

2月1日晚,於冬再次就此話題發聲。他表示,豆瓣平台這兩年成為很多不理性粉絲互相攻擊的聚集地,「粉圈互黑在別的平台是肆意辱罵互相詆毀,而到了豆瓣平台則是互相給對方打差評。這種情況,在《無名》的時候我們就遭遇過,《無名》上映第一天,我們就遭到了幾萬個一星差評。現在我們平心而論,《無名》真的只配在豆瓣得到6.6分嗎?」

於冬表示,他在前一天路演活動上發表的「黑水」言論,針對的是粉圈不理性行為,「我認為任何演員都想要拍出好作品來回饋觀眾,作為演員的粉絲可以為他們的努力向其他觀眾進行正面的宣傳,而不是挖空心思去給同檔期的電影打一星,這不公平,也不正常。

於冬呼籲觀眾真實評價《蛟龍行動》,「面對客觀理性的批評,我們虛心接受。而面對粉圈的惡意差評,我們絕對會鬥爭到底。」最後,於冬強調:《蛟龍行動》絕不撤檔。

國產軍事題材電影《蛟龍行動》是《紅海行動》的續集,同樣由著名導演林超賢執導,主演則包括黃軒、於適、張涵予段奕宏等人。《紅海行動》2018年上映後收穫了36.52億票房,而截至2月1日晚7時許,《蛟龍行動》的票房剛剛突破2億,暫居檔期第6。

「我們只想要公平」!他最新回應…… - 天天要聞

社交平台截圖

此前報道

知名製片人於冬怒斥低分評價

演員於適高呼「要公平」

2025年春節檔電影《蛟龍行動》上映4天,票房突破2億。作為《紅海行動》的續作,大家對該片抱以厚望,可從票房成績來看,則與《哪吒之魔童鬧海》《唐探1900》等相差甚遠。

1月31日,博納影業CEO,該片總製片人於冬攜主創黃軒、於適、李晨王彥霖、蔣璐霞現身鄭州路演於冬稱打一星的都是「黑水」,現場觀眾反映電影黃金場次太少,於冬稱基本都是早場、午夜場,希望觀眾能多多呼籲,為電影增加一些合理的場次。

活動現場,於適還大聲喊出:我們只想要公平。對此,網友們觀點不一。

記者注意到,在某電影點評軟體上,《蛟龍行動》評分為6.6分。熱度靠前的影評寫道:場面的確很宏大,但情節設計存在短板,有虛張聲勢之嫌,很難復刻《紅海行動》的成功。

資料顯示,電影《紅海行動》2018年上映,在當年春節檔電影中逆襲成為黑馬,超越《捉妖記2》《西遊記之女兒國》狂攬36億票房,成為春節檔冠軍。

《蛟龍行動》則是《紅海行動》的續作,講述未來某日,中國海軍截獲關鍵情報——一艘超級潛艇正密謀一項針對我國東南沿海城市的絕密軍事計劃。我方派出最新型潛艇「龍鯨號」,與蛟龍小隊協同作戰。海底戰場險象環生,蛟龍遭遇重重陷阱,潛艇與敵多番埋伏周旋,更駛入海底火山口遍布的廣袤深海,一場驚心動魄、攸關生死存亡的深海決戰拉開帷幕。

電影上映期間,總製片人於冬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蛟龍行動》是一次不平凡的、非常艱難的製作。這次拍攝,我們從連海底、潛艇是什麼樣都不知道開始,去研究所、高校、技術單位參觀,請教了很多老師與顧問,收集全世界的資料,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搭建1∶1的場景,製造了4艘潛艇,其中體積最大的「龍鯨號」潛艇,長120米,寬11米,高16米。中國海軍的崛起和軍人的真實生活,為我們提供了創作源泉。」

主演黃軒在回憶拍攝過程時說道:「印象深刻的就是潛水訓練,大家都是從零開始系統學習。我們的潛水可不是簡單的休閑潛水,而是要潛到二十米以下的深度,按照指令完成複雜的任務。到最後,我們甚至進行了抗壓訓練。教練會突然關燈,水下一片漆黑,然後在黑暗中拔掉我們的氧氣罐、摘掉面鏡、扯掉裝備。」

黃軒說,「現在說起這些訓練,好像只是簡單的步驟,但當時在深水下,毫無防備地遭遇這種情況,真的非常恐怖。後來我們才明白,這是為了訓練我們在水下的抗壓能力,這樣在拍攝中遇到設備故障等問題時,心裡就不會慌,因為我們經歷過這樣的訓練,所以在水裡會非常自信、非常從容。」

而為了拍攝效果,演員們必須有超高的體能支撐,黃軒說大家都成了健身狂魔,「我們天天都在練,自己『卷』自己,演員休息室里放著各種蛋白粉,感覺像進入了健身訓練營。我們每次到現場都是高度專註的狀態,一天演下來,你感覺全身的肌肉都是緊繃的,因為你要達到那種緊張的狀態,你要全身都得使出一種力量,呼吸、肌肉狀態、面部神情都會耗費精力。」

據悉,該片採用IMAX攝影機拍攝,拍攝技術和特效場面相較於《紅海行動》都有所提升。不過,該片在上映後引起部分爭議。有專業影評人士表示:影片有些太過專註於「炫技」,劇情的完整性有待提升,部分觀眾看完後只記得大場面,具體發生什麼事情都不清楚。煽情部分有些太過刻意,讓人很難真正共鳴。

來源:極目新聞、《蛟龍行動》官方微博、1905電影網、環球時報、澎湃新聞、北青報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30元的東西竟賣350元,多地街頭已出現!廣東阿媽:這騙不了我...... - 天天要聞

30元的東西竟賣350元,多地街頭已出現!廣東阿媽:這騙不了我......

「名貴雪蓮,包治百病」?近日浙江杭州一網友發帖稱老媽在路邊攤花350元買了一袋「雪蓮花」號稱對啥都好但其實只是普通花茶網上買頂多30多元一斤其實,類似的騙局已在多地出現部分人已上當受騙!「名貴花茶包治百病」?老騙局了!專坑中老年人今年1月,浙江湖州的劉女士(化名)在路邊花609元買了「雪蓮花」,劉女士事...
真是拼了,記者為調查取證食品安全問題,試吃到吐 - 天天要聞

真是拼了,記者為調查取證食品安全問題,試吃到吐

近日,記者為調查取證食品企業試吃到吐的新聞成為熱搜。你有沒有想過你吃的所謂「」美食」,一不留神,就成「毒藥」了。當商家舉著"祖傳秘方"的金字招牌,當車間飄出"秘制香料"的誘人香氣,你可曾想過——這些讓食品Q彈爽滑的"魔法",實則是以消費者健
北方人看了沉默,南方人看了流淚!阜陽這饃到底多絕? - 天天要聞

北方人看了沉默,南方人看了流淚!阜陽這饃到底多絕?

「皖北碳水王國:千年『饃法』煉就的阜陽產業奇蹟」——從百億糧倉到千億廚房的舌尖革命一、溯源「饃都」:從軍糧神器到地理標誌的千年傳承1. 巨型麵食的文化基因阜陽「枕頭饃」長30厘米、重達三斤,手工揉面需摺疊108層,饃焦金黃、饃瓣潔白,存數日
食品添加亂象頻發,「無糖」背後還有甜蜜陷阱? - 天天要聞

食品添加亂象頻發,「無糖」背後還有甜蜜陷阱?

315曝光冷凍蝦仁違規添加,讓本就陰霾重重的食品安全再面臨挑戰。與以往不同的是,「添加劑」是這次的曝光的重點。實際上,只要是食品,就難免與添加劑打交道,而這其中,與「甜味」有關的添加劑廣泛存在,各種由於認知問題帶來的風險隱患更是值得關注。幾年前,元氣森林因在乳茶產品的產品標示和宣傳中,沒有說明「0糖」和...
1900就能買萬元包?假洋貨、假名牌、假包裝……代購水有多深 - 天天要聞

1900就能買萬元包?假洋貨、假名牌、假包裝……代購水有多深

本文轉自【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網購,早已成為最主流購物方式之一,網購平台的假冒偽劣現象,也傷害著消費者的利益。這其中,既有產品本身的假,也有營銷方式的假。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北京日報推出聚焦網購虛假現象的專題報道。分別從假洋貨、假包裝、假名牌、假人設、假劇情、假套路等角度,深度挖掘...
首發看上海!這個春天,全球品牌在滬「花式」上新 - 天天要聞

首發看上海!這個春天,全球品牌在滬「花式」上新

玉蘭花開,春意盎然。這個春天,上海已然成為全球品牌新品首發的「競技場」。作為上海全年「一節四季」活動的首個重磅項目,2025全國精品首發季暨「首發上海」系列活動在3月16日啟動。圍繞三個消費品行業重要展會、三項聚焦首發品牌的重點活動,集聚全球品牌首發、首秀、首展、首店,上海將堅持「政策+活動」雙輪驅動,推動...
煮一煮,做法零難度,這一鍋有肉有菜,好吃還營養 - 天天要聞

煮一煮,做法零難度,這一鍋有肉有菜,好吃還營養

早春時節,早晚還是比較冷的,而且空氣也比較乾燥。日常三餐可以多常煮一些熱粥給家人吃,既能暖身,還能潤燥,同時對於養脾胃也有好處。不過白粥營養有限,想要味道更好,營養更足,可以試著多放一些食材。就像這個牛肉蔬菜粥是我家從秋天到春天,隔幾天就會
這道菜我家隔兩天就做一次,鮮香四溢,下酒下飯都是一絕 - 天天要聞

這道菜我家隔兩天就做一次,鮮香四溢,下酒下飯都是一絕

我家都很喜歡吃豆製品,所以家裡常備腐竹、豆腐皮、香乾這三樣。尤其是香乾,冰箱里幾乎沒有斷過。它營養高,味道好,最主要是它吃法多,做法也都簡單。而且百搭,幾乎配什麼菜都好吃。眼下青蒜苗上市了,買上一把,搭配香乾一起炒真的太美味了。
與輝同行:第一時間下架全部蝦仁相關商品,部分消費者退一賠三 - 天天要聞

與輝同行:第一時間下架全部蝦仁相關商品,部分消費者退一賠三

IT之家 3 月 16 日消息,今年 315 晚會報道了冷凍蝦仁涉嫌違規的問題,與輝同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微博今日發布聲明,稱昨晚第一時間下架全部蝦仁相關商品,並表示不管後期調查結果如何,都將對在與輝同行購買過「大岸浪花品牌」冷凍蝦仁消費者,先行按照「退一賠三」的金額進行售後服務。IT之家附與輝同行聲明原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