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伍勇
12月12日,「第七屆世界川菜大會」開幕式將在四川德陽啟動,作為商務部2024中華美食薈項目之一,本屆大會以「讓世界愛上川菜」為主題,將通過「大會+展覽+賽事」的形式,舉辦川菜烹飪技能大賽、火鍋宴大賽、四川火鍋產業博覽會以及美食消費節等活動。
德陽作為川菜大會主辦地,孕育著川菜誕生的強大基因。第一部川菜專著《醒園錄》,為川菜文化注入了豐富且全面的內涵。當前,德陽將食品飲料作為「3+1」主導產業之一,以「一縣一品」牽引產業發展。截至目前,今年德陽食品飲料產業實現總產值809億元,同比增長2.2%,佔全市工業總產值18.9%。如今,德陽不斷守正創新,將川菜呈現出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
「第七屆世界川菜大會」在四川德陽舉辦(伍勇攝)
「紙上百味」變「席上美味」
川菜呈現出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
踏入德陽市羅江區調元鎮的調元故居醒園,白牆黛瓦、飛檐翹角,這裡便是第一部川菜專著《醒園錄》誕生之地。200多年前,「川菜川劇之父」李調元編刊了其父親李化楠所撰的飲食專著《醒園錄》,對川菜理論體系建設和文化歷史梳理產生了重要影響。
《醒園錄》一書記載了120多種美食,對於菜品的記載非常詳細,根據書中記載的步驟,部分菜品完全可以複製,很多經典川菜的烹飪方法得以保存至今。如今,李調元的「紙上百味」一步步演變成「席上美味」。
「如果沒有李調元整理刊印《醒園錄》,川菜就要減少許多光彩,它對川菜的形成發展都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也為我們後世研究川菜歷史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羅江區作家協會主席尹幫斌說道。
德陽美食「糯米咸鵝蛋」(資料圖)
行走在德陽市鎣華山路,能夠見到什邡印象、廣漢印象、綿竹印象、中江印象等特色中餐廳,要了解德陽川菜的風情,可以由這一系列印象餐廳開始。
羅江印象以《醒園錄》為藍本溯源創新羅江鱖魚、羊肚菌、糯米咸鵝蛋、倒罐菜等地方特色菜;廣漢印象將古蜀文化與美食相結合,讓遊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三星堆文化的魅力;什邡印象餐廳將什邡的名優特產「打包」請進餐廳,讓遊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能選購到地道的什邡特產......
印象系列餐廳已經成為德陽美食的窗口,共同展示了德陽川菜古樸與現代融合、兼收並蓄的獨特風采,體現出食法多樣、適口者珍的飲食美學。從政策引導到資金支持,從人才培養到產業升級,德陽致力於打造一個多元化、高品質的餐飲生態,通過評選名廚名菜名店,舉辦各類美食節、烹飪大賽等,為工匠提供創新動力、展示才華的舞台,讓更多人了解並愛上這份時光里的美味。
第一部川菜專著《醒園錄》(伍勇攝)
協同發展「舌尖經濟」
持續擦亮「川菜故里」金字招牌
大力發展「舌尖經濟」,德陽將食品飲料作為「3+1」主導產業之一。今年截至目前,德陽食品飲料產業實現總產值809億元,同比增長2.2%,佔全市工業總產值18.9%。川菜產業鏈日趨完善、協同發展,豐富的出產和相關產業,為川菜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走進初冬的德陽羅江區調元鎮順河村,入眼是連綿起伏的花椒山。據統計,羅江區青花椒種植面積3.2萬畝,今年產量1.85萬噸,分布在6 個鎮 38 個村,其產量與產值均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已成功註冊 「蜀德椒」「麻廚師」2 個商標。
青花椒僅僅是德陽豐富食材資源的一個縮影,「德陽作為全省優質農副產品重要生產基地,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農業基礎,農副產品資源豐富、種類繁多、質量上乘,保障了一流食材供應。」 德陽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說道。
火鍋,在整個川菜體系中佔據著獨特地位。近年來,德陽火鍋產業異軍突起,目前已發展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火鍋產業聚集地和省級火鍋食材產業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擁有 160 余家火鍋產業鏈生產企業,產業聚集效應明顯,競爭力顯著提升。德陽還與高校、研究院合作,開展產學研項目 80 余項,參與食用油、調味料等 30 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的編製工作。
羅江區李調元雕塑(伍勇攝)
在預製菜賽道,德陽也展現出廣闊前景。數據顯示,德陽預製菜規上企業已達16 戶,產品種類豐富多樣,暢銷全國各地,部分企業的產品更是走出國門,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
「我們將借世界川菜大會落戶德陽的契機,傳承、挖掘、發展、創新李調元川菜食譜文化,持續擦亮『川菜故里』金字招牌。」德陽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時,以全球川菜發展視角,聚焦多元產業聯動,夯實基礎、延伸產業鏈,以更加豐富的口味和形式,滿足人們日益多樣化的飲食需求,讓世界愛上川菜,讓川菜成為中華優秀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