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作為市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是買賣食材的地方,近年來在一些地方還逐漸演變為綜合性的社區服務中心。近日,深圳市鹽田區一家農貿市場通過提供免費炒菜服務等創新舉措,不僅提升了顧客的購物體驗,也為整個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思路。
這家菜市場提供的免費炒菜服務,需要顧客提前預約,由攤主免費提供加工服務。推出這一服務的初衷是為了減輕忙碌家庭的負擔,尤其是那些需要兼顧工作和家庭的寶媽們。服務創新不是僅停留在免費炒菜上,未來還將推出更多菜式加工服務,建設中央廚房,融合生鮮售賣、代客烹飪、廚藝課堂等多功能服務,旨在打造一個多元化的社區商業綜合體。
在網上,許多網友尤其是北方網友對深圳菜市場的新動向艷羨不已。相較於南方菜市場的貼心服務和現代化設施,北方菜市場則更多保持了傳統上粗線條的經營模式。在南方蔥可以論根、魚按部位賣,在北方,據說土豆不買一麻袋沒人理你。雖然近年來南風北漸,北方菜市場在處理食材方面也開始提供一定便利,例如切魚、剁肉、處理水果等,但整體上,南方菜市場的商販們依然在服務水準上一騎絕塵。
在廣州、香港的菜市場,攤販們簡直就是家庭煮婦煮夫們的私人助理,菜買幾斤、如何處理、幾點來拿……一個眼色,交代幾句就可搞掂。菜販們不僅全天候全程提供服務,還會耐心解答顧客的問題,分享烹飪技巧,甚至家長里短,關心顧客的生活狀況。這種情感化的服務,讓南方菜市場更像是一個充滿溫情的大家庭。大家總驚嘆「海底撈式」服務的細緻入微,卻不知其鼻祖早就隱藏於熱帶市集那些犄角旮旯的溫情往來里。
鹽田這家菜市場的創新,在南方市集的傳統文化之上還體現出某些現代因子。比如,相對於網上訂餐,代客炒菜服務看得見摸得著,吃得放心。而對於手頭不寬裕或者廚藝不精的家庭來講,又以相對低廉的價格滿足了私人定製的需求。在線上購物、外賣快遞大行其道的今天,這一嘗試為傳統商業回歸線下提供了思路。而除了免費炒菜服務,這家菜市場在環境設施、信息化建設等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力圖為顧客打造一個舒適、智能、多元的購物環境。寬敞明亮的環境、現代化的裝修設計、實時更新的電子價格牌……「讓逛農貿市場也能成為一種享受」,這一理念的實現離不開商家們的用心經營。
當然,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也要考慮經營成本和可持續性的問題。這家菜市場的免費炒菜服務目前還處於預約體驗階段,未來可能會收取適當的加工費。如何平衡服務質量和經營收益,是服務創新過程中必須考慮的現實問題。服務業不應被局限在固有的模式中,優質服務不僅能帶來便利和快樂,更能傳遞出善意和溫暖,它不僅是一種商業策略上的權宜之計,更要體現商業的社會責任感。未來,希望更多的菜市場能夠借鑒成功經驗,提升服務水平,讓更多的居民享受到貼心、便捷的購物體驗,共同構建和諧美好的社區生活。□ 呂德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