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縱觀人間事
編輯/縱觀人間事
前言
「我們也不想抄襲,可實在是沒辦法了。」
2015年,達利公司在港交所正式上市,作為達利公司的掌門人,許世輝身價暴漲,以627億的巨額身家,一躍成為了福建首富。
誰能想到,當初那個靠抄襲出名,踩著好麗友上位的達利園食品,不僅沒有被浪拍在沙灘上,還越做越大,如今盜版賣的比正品還多。
在前幾年的疫情階段,許多老字號品牌都被迫關店清倉,而達利公司卻在去年半年,銷售額達到了10多個億,實現了逆向盈利。
一家靠抄襲和山寨起勢的公司,是怎麼做到短短几年時間,年入200億的?
01
說起達利集團,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但說起可比克、和其正、達利園、青梅綠茶、樂虎,你一定見過,而且還吃過,而達利集團就是這些產品的背後締造者。
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產品,都是一個山寨複製品,而他背後的達利集團,就是山寨最大的頭子。
90年代初期,韓流崛起,許多韓國的產品紛紛進攻國內,在當時,國內的零食品牌單一,尤其是糕點市場,更是空白一片.
於是韓國的好麗友食品廠,就在國內推出了好麗友派,收到了一致好評。
達利集團看到了這個商機,為了搶佔市場,幹掉韓國的同行,達利集團立馬推出了山寨版的「達利園派」。
達利園派與好麗友派名字相似,口味幾乎一模一樣,但價格卻只有好麗友的1/3,一經推出就搶走了好麗友派的所有市場。
達利集團就這樣,用一個山寨的「達利園派」超越了正版好麗友。
嘗到甜頭的達利集團似乎是找到了一條新的出路,不僅沒有停止山寨的腳步,甚至還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東鵬特飲火了,達利集團就緊跟著推出了樂虎飲料,還打出了「喝樂虎,提神抗疲勞」的名頭。
王老吉火了,達利園就立馬建立了價值8個億的飲料生產線,推出了同款的和其正,邀請陳道明代言,和王老吉同台對打,競爭市場。
康師傅的一款綠茶飲料火了,達利園就推出了同款達利牌綠茶飲料,甚至還抄上加抄,創造出了青梅綠茶,引來了萬千消費者的喜愛。
不僅如此,達利公司一邊在抄襲的路上越走越遠,一邊還登了大熒幕。
「好吃,你就多吃點。」
在達利集團靠著達利園派,超越好麗友佔據糕點市場後,達利園迅速推出了好吃點,來填滿糕點市場的空缺,方形蛋糕、果多派、巧克力派應有盡有。
那個時候的達利公司,僅僅零食的單品,就超過了800多個,銷售額一路飆升。
錢掙到手了,宣傳可不能落後,深知名頭重要性的許世輝,請來了當時爆火的周杰倫,作為達利園新推出的薯片可比克的代言。
「薯片,就吃可比克」,這句經典的廣告詞,印在了多少00後的腦海中。
靠著一路模仿,達利公司的名氣和銷量幾年之內提高了好幾倍,許世輝在山東、甘肅、吉林、四川、湖北、福建建立了足足九個生產基地。
但福禍相依,達利公司的無恥行為,也在市場上留下了一個「山寨大王」的名號。
到了2010年,網路逐漸發達,而達利園的山寨行為並不算光明磊落,受到了業界許多大牌零食品牌的抵制,網友們也開始不再買賬。
那段時間,達利集團受到了非常大的衝擊,銷量一路下滑,甚至有經銷商直言,有段時間達利公司的倉庫裡面全是庫存,根本賣不出去。
儘管被同行打的落花流水,但達利卻在山寨上毫不退讓,就算每年都被官方罰款,他還是要年年山寨。
頗有一種我認錯,但是我就是不改的態度。
從2012年到2014年,達利靠著「模仿」,銷量有了很大的好轉,僅在營銷上面的花費,就從3.12億增長到了4.84億人民幣,十分大手筆。
然而,這種種「不要臉」行為的背後,其實是達利無可奈何的舉動。
02
「我們也不想抄襲,可實在是沒辦法了。」
1989年,許世輝創建了自己的第一家生產食品廠,取名惠安美利,由於設備落後,當時的美利食品廠只能生產一些小餅乾。
這些小餅乾只能讓許世輝和員工們吃得起飯,掙不到大錢,為了得到更好的發展,許世輝決定做出獨立包裝的小餅乾,銷往全國各地,尋找新的出路。
事實證明,許世輝的決策是正確的,雖然為了製作出獨立包裝,整個食品廠折騰了好幾遍,但是效果是顯著的,這款小餅乾從福建一路賣到成都,一度賣到缺貨。
沒過幾年,掙到錢的美利食品廠就改名為達利,作為廠長的許世輝,也成為了當地小有財富的名人。
但好景不長,許世輝的好日子還沒過幾天,零食界就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
方便食品的到來,讓所以零食品牌翻了一個大跟頭,曾經風靡國內的蜜餞、罐頭等速食產品,因為衛生問題被打的落花流水,達利的小餅乾自然也不例外。
據當時的許世輝回憶,當時達利的處境十分艱難,國際品牌、地方品牌爭鬥不休,新產品不斷上架,達利這樣一個剛開始起步的小品牌,根本經不起各大品牌的夾擊。
為了在眾多品牌里存活,許世輝只能兵行險招,開始山寨其他品牌的爆品,來維持廠里的收入。
但這種行為遭到了許多同行的痛斥和抵制,他們紛紛聯手,將達利食品多次告上法庭。
在度過那段最艱難的時光後,許世輝不是沒想過另闢蹊徑。
他嘗試做過微商,建立了一個名為「fuluota芙羅塔」的線上平台,然而出師未捷身先死,東西還沒賣出去,自家的系統先卡了起來。
後來由於系統總是習慣性的抽風,留下來的用戶所剩無幾,技術團隊無奈之下發表了信道歉,這個線上微商平台就這樣草草結束。
除了微商,很少有人知道許世輝還嘗試過房地產,公司效益怎麼樣不知道,只知道他成立的湖南達利地產有限公司在2020年,因交房無故拖延了半年,被消費者告上了法庭。
隨後,這家公司又因拖欠廣告費、傭金,被多家公司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
種種嘗試皆不如人意,許世輝只好放棄了轉型,開始將全部精力放在了自家食品的創新上。
比如豆本豆豆奶,就是許世輝的女兒自創的產品,為了宣傳這個女兒的代表作,許世輝帶著達利集團狂砸25億廣告費,來宣傳豆本豆。
結果豆本豆上市以後,被外界的消費者誤以為是模仿維他奶,銷量慘淡,就連經銷商也吐槽,從2018年以後,倉庫里全是豆本豆的庫存,而且都快要過期了。
自己創新的產品慘淡收場,而那些山寨的食品卻節節攀升。
2018年,樂虎依靠強大的營銷,獲得了功能性飲料第三名的好成績,而可比克、好吃點則分別位列薯片第三名和餅乾第二名的成績。
種種「業內老三」撐起了整個達利集團,僅2018年上半年,達利集團的凈利潤就達到了19.69億人民幣,比康師傅和統一加在一起還要多。
而這個時候,達利集團旗下已經擁有19家分公司,29個食品廠,員工總數超過了39000名,成為了國內最大的全獨資民族品牌食品生產龍頭。
這樣的達利公司,想要轉型擺脫「山寨」的名號,無疑是要傷筋動骨的,為了活下去,達利也只能頂著抄襲的名頭,一路走到黑了。
03
2021年,許世輝家族以593.9億元人民幣,登上了福布斯中國排行榜第52位,而許世輝本人,則以550億人民幣的巨額身價,登上了《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位列第317名。
達利集團的年收入也達到了驚人的200億人民幣,但繁華的背後卻隱藏著經銷商的血淚。
在2015年,達利集團為了和經銷商們建立長期的合作,將出廠價降到了零售價的一半,遠遠低於同行,經銷商進10萬的貨,轉頭就能賣20萬。
誰會和錢過不去?達利的這個舉動贏得了許多經銷商的好感,也為雙方都帶來了巨大的利益,據統計,達利每年的銷售額,有一半都是經銷商提供的。
然而商場上哪有永遠的朋友,2017年,達利推出了豆本豆豆奶,投資25億,還請了孫儷作為代言人,一瓶豆奶只賣3.5元,但結果卻不如人意。
一批批的豆奶堆在庫房,愁死了經銷商,他們找到達利,希望達利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達利卻不管不顧,反而仗勢欺人,面對經銷商的訴求不管不顧。
「什麼口頭協議、書面協議,他們全都不認賬!」
經銷商們在媒體面前大吐口水,這件事也成為了達利與經銷商們決裂的開始。
以前,做達利的經銷商,一年至少可以賺四五十萬,但2017年以後,許多達利的經銷商都紛紛破產,欠下了巨額債務。
而不再被市場眷顧的達利,2020年甚至還出現了收入負增長,或許曾經蓬勃發展的達利集團,即將被時代所拋棄。
結語
就在今年,達利集團突然宣布從香港退市,許世輝家族以85%的持股比例,加上7.28億美元,拿下了達利集團,自此,達利公司轉變為私有化企業,這個舉動引來了無數猜測。
但在私有化後,達利集團的營收卻節節攀升,去年半年達到了10多個億。
或許,對於達利來說,這將是一條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