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世界級「智車之城」
報告發布
每日經濟新聞·每經智庫、城市進化論聯合火石創造發布《城市低空經濟「鏈接力」指數(2025)》,這是繼2024年全國第一份城市低空經濟報告發布,對低空經濟產業鏈圖譜和評價體系進行迭代優化後,對全國近300座城市低空經濟發展水平進行的綜合評價,識別圖中二維碼,立即獲取報告。
#關注
廣汽「2025中考」成績單出爐,累計銷量同比降12.48%
據深圳商報·讀創消息,廣汽集團2025上半年累計銷量為75.53萬輛,同比下降12.48%;6月份汽車銷量為15.01萬輛,同比下降8.22%。自主品牌方面,廣汽集團兩大單位廣汽傳祺和廣汽埃安均失速。其中,廣汽埃安今年6月銷量為27848輛,較去年同期全球銷量35027輛,同比下滑20.50%;今年1—6月累計銷量152264輛。
事實上,2024年,在價格戰等多重原因的影響下,廣汽埃安銷量就出現滑坡。2024年全年銷量為37.49萬輛,同比下降21.19%,僅完成70萬輛目標的53.55%。除1月、11月、12月外,其餘月份均負增長,其中2月跌幅達到66.74%。
解讀:縱觀我國汽車強市的產業發展歷程,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抓龍頭。對於廣州而言,廣汽集團就是其深度綁定的龍頭企業。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不只是銷量下滑,廣汽集團6月汽車產量為15.33萬輛,同比下降10.05%,上半年累計產量為80.17萬輛,同比下降6.73%。
事實上,作為廣州第一支柱的汽車產業,在近幾年步入深度調整期。2024年,廣州汽車產量為253.98萬輛,同比下滑了20%。在全國汽車城的爭奪中,廣州不僅落後於長期競爭對手重慶,更落後於隔壁兄弟城市深圳,已經從之前的第一跌到第三。
去年11月,廣汽集團宣布三年「番禺行動」正式啟動。番禺位於廣州市中南部,是廣汽集團總部所在地。「番禺行動」目標是「未來三年呈現一個全新的廣汽」,實現自主品牌占集團總銷量60%以上,挑戰自主品牌銷量200萬輛。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個戰略布局,短時間或許難以看到直接效果,需要將時間維度拉長到3年至5年來客觀評估。早在今年初就有當地媒體分析,按照市場慣性,2025年,廣州汽車產業很大可能仍會面臨進一步調整的壓力。
以今年前五個月的數據來看,廣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7%。三大支柱產業中,汽車製造業生產承壓,增加值同比下降8.0%,降幅比1—4月略有收窄;新能源車產能提升,累計產量同比增長6.4%。
緊抓增長點,《廣州市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經廣州市人民政府同意,於上月底正式印發實施。這份文件被認為是在廣州汽車產業承壓轉型的當下,推出的一項系統性政策,關乎廣州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構建和未來的經濟發展。
為壯大新能源汽車規模,政策支持整車企業加速量產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新車型,對於新量產上市的新能源(含混合動力)乘用車、商用車車型,按不同品類給予每個車型不超過3000萬元獎勵。
此外,對以上乘用車、商用車新車型首個完整年度產量分別超過3萬輛、1000輛並符合相關條件的,按每個車型分檔次給予不超過1億元獎勵。每家企業每年獲得以上兩項獎勵合計不超過1.5億元。
全力打造世界級「智車之城」,按照廣州的規劃,到2027年,全市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初見成效,力爭培育2家至3家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50萬輛的汽車企業,實現整車與零部件產值比達1:0.6。
#動向
上海首次出台「高成長企業政策」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關於印發《上海市促進高成長企業加快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7月9日在線上正式發布,上海計劃著力構建由潛力瞪羚企業、瞪羚企業、潛力獨角獸企業和獨角獸企業組成的高成長企業梯隊,到2027年推動高成長企業規模突破1000家。據悉,這是上海首次針對高成長企業提出的政策,是針對其成長階段專門提出的支持方案。
蘇州嚴防「內卷式」招商,著力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據蘇州發布消息,7月8日,蘇州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會議指出,要深刻認識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五統一、一開放」的基本要求,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規範政府採購和招標投標,規範招商引資,嚴防「內卷式」招商,著力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持續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完善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和幹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著力破除市場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卡點堵點,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積極服務和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青島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生態
7月9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關於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的若干措施》相關情況。在托舉青年人才方面提出,不斷提升市級人才計劃、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對青年人才的資助比例;支持企業引進一批a類學科的理工類博士、碩士研究生,在企業工作滿三年的,分別將購房補貼提高至30萬元、20萬元,形成源源不斷的高層次人才供給。
京津冀首列觀光旅遊列車開行運營
7月9日,河北省發展改革委聯合國鐵北京局、中旅集團共同打造的「星光·燕趙號」旅遊列車,從北京站緩緩駛出,向承德出發,這標誌著京津冀首列觀光列車正式投入運營。「星光·燕趙號」按照業態融合的思路,利用河北省內既有普速鐵路,依託自然資源,引入中旅資產投資運營,串聯避暑山莊、金山嶺長城等7大景區,形成「一線多游」黃金走廊,讓更多旅客在一站式高品質旅行中體驗「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的愜意場景。
#數讀
「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量將超35萬億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gdp規模持續突破110萬億元、120萬億元、130萬億元,今年經濟體量有望達到140萬億元左右。
我國5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相當於廣東、江蘇、山東也就是排名前3經濟大省2024年的總量,超過長三角地區的總量,也超過世界排名第3國家的總量,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
#關注
全國「兩山」轉化指數研究報告發布,浙江排名第一
近日,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上發布《全國「兩山」轉化指數研究報告(2023—2024年)》,科學測度與評估「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廣度、深度與效能。
從省域層面來看,浙江以0.5348的轉化指數位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福建、江蘇、四川、貴州、海南、雲南、江西、湖南、廣東等省份。
這些排名靠前省份具備共同優勢:一是生態本底優越且自然資源豐富;二是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優勢明顯;三是經濟支撐或特色生態產業突出。
排名靠後省份主要集中於我國北部及西北部地區,面臨顯著的客觀制約:一是地理環境與生態條件先天不足;二是氣候乾旱、水資源匱乏;三是地理區位與發展要素受限。
本期編輯 | 楊歡
*題圖來源:攝圖網501632646 *城市進化論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複製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