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據泰國民族報報道,儘管泰國經濟復甦乏力,泰銖近期卻持續升值,匯率一度達到1美元兌32.70泰銖,創下本月以來的新高。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走勢主要受全球金價上漲和美元走弱的影響,可能對泰國出口業造成壓力,進一步拖累本已脆弱的經濟復甦。
開泰研究中心研究主管甘查娜表示,泰銖升值的主要原因包括全球金價持續上漲和美元疲軟。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投資者紛紛轉向黃金等避險資產,推動金價上漲,從而間接推高泰銖匯率。此外,美元因美國國內經濟不確定性和信用評級展望下調而走弱,也促使資金流入泰銖資產。
然而,泰銖升值對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的泰國而言並非利好。強勢泰銖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可能導致出口訂單減少,影響經濟增長。同時,泰銖匯率波動性加劇,自2025年初以來波動率已達8.7%,高於2024年的8%,增加了企業的匯率風險管理難度。
泰國盤谷銀行金融市場研究部高級主管桑冠指出,當前泰銖升值主要由短期投機性資金流動推動,而非經濟基本面改善。他強調,泰國並不像日本、韓國及中國台灣等經濟體擁有大量美元資產,通常不會出現如此快速的貨幣升值。
儘管泰銖升值帶來進口成本下降的好處,但在當前經濟復甦乏力、出口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強勢泰銖可能成為經濟發展的阻力。專家呼籲政策制定者關注匯率波動對經濟的影響,採取措施穩定匯率,支持出口和整體經濟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