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帥可聰 北京報道
5月14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上證指數漲逾0.8%,時隔近兩個月再度站上3400點,大金融、航運板塊接力爆發,市值超過3000億元的中國人保罕見漲停。港股市場表現更為強勢,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均漲超2%。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中美會談取得重大進展,有力提振市場信心,中國股市估值、風險偏好將得到進一步修復。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當前市場對於關稅的擔憂大大降低,隨著賺錢效應的提升,場外資金有望加速入場。
滬指成功收復3400點
5月14日,a股三大指數基本平開,早盤維持窄幅震蕩,午後隨著大金融板塊發力上攻,三大指數集體大幅拉升。
截至當天收盤,上證指數漲0.86%,報3403.95點,自今年3月21日以來首次收於3400點上方;深證成指漲0.64%,報10354.22點;創業板指漲1.01%,報2083.14點。此外,滬深300指數漲1.21%,北證50指數漲1.08%、科創50指數漲0.41%。
a股全天成交額約1.35萬億元,較前一日放量240億元,為連續第15個交易日超萬億元。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下跌個股超2800隻,上漲個股達2300隻。
從行業板塊來看,保險、航運港口、證券、化學纖維、多元金融板塊漲幅居前,其中保險板塊大漲逾5%,證券板塊漲逾3%;航天裝備、工程機械、貴金屬、光伏設備、個護用品板塊跌幅居前,其中航天裝備板塊跌逾2%。
得益於中美經貿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航運港口板塊連續第二日大漲,中遠海發、寧波海運、南京港、鳳凰航運、連雲港等多隻個股漲停。
保險板塊中,市值超過3000億元的中國人保罕見漲停,為去年10月以來首次;中國太保漲逾8%,新華保險漲逾6%,中國人壽漲逾5%。此外,銀行板塊六連陽,農業銀行、成都銀行、交通銀行、上海銀行等多隻個股創下歷史新高。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公募新規的出台是大金融板塊爆發的原因之一。證監會日前印發《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強化基金公司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推行浮動管理費率收取模式、基金經理績效薪酬與投資業績掛鉤,有力扭轉基金公司「旱澇保收」現象,督促行業機構從「重規模」向「重回報」轉變。
中信證券研報分析表示,基準偏離和盈利客戶比率可能是公募新規影響最大的兩個規則。從過往主動型基金業績基準分布來看,採用滬深300和中證800的基金僅佔總規模的62%,超過18%的產品是賽道型產品。過去3年公募普遍跑輸基準,低配銀行是部分原因,頻繁交易和板塊輪動也產生負向貢獻,向基準靠攏和保守化配置是大勢所趨。
市場風險偏好顯著提升
5月12日,中美髮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大幅調降雙邊關稅水平,雙方還將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係進行協商。市場研究人士普遍認為,隨著中美會談取得重大進展,中國股市估值將得到進一步修復。
「在中美談判超預期的情況下,壓制市場的重要因素短期緩解,市場將會重回活躍狀態。」東興證券分析師林陽表示,隨著市場擔憂的出口問題得到緩解,二季度出口形勢得到改善,對基本面的影響偏積極;其次,政策層面出台政策持續發力,宏觀指標持續改善的勢頭可能會逐步顯現,企業經營壓力持續緩解;再次,市場資金充裕,交易活躍度有望上升,市場信心穩定,風險偏好將會顯著提升。
林陽認為,從中期來看,如果二季度業績持續改善得到驗證,指數有望開啟新的上漲周期,關鍵驗證時點在七到八月,半年報和關稅博弈的雙重窗口,將會決定市場的方向。在此之前,市場有望維持區間盤升的走勢,有衝擊前期震蕩區間上軌的可能,但完全開啟二波牛市的時點仍需等待在七到八月的方向選擇是否成立。
中國銀河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楊超表示,本輪協議的達成釋放出中美經貿關係緩和的積極信號,降低了貿易方面的不確定性,有助於推動市場避險情緒降溫,提振投資者情緒。同時,貿易摩擦對國內經濟增長的潛在壓力緩解,企業盈利預期有望上修,特別是對於出口依賴度較高的行業,經營環境短期內迎來明顯改善,這有望帶動a股市場估值進一步修復。
展望後市,中原證券分析師張剛認為,當前上證綜指與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3.82倍、36.92倍,處於近三年中位數平均水平,適合中長期布局。預計短期市場以穩步震蕩上行為主,市場有望延續結構性行情,政策支持與流動性寬鬆為市場提供底部支撐,科技成長與消費復甦為雙輪驅動主線。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在研報中指出,短期看,超預期的貿易談判結果將對a股、港股產生一定提振效果,有利於估值、風險偏好的進一步修復。長期看,a股、港股將從集中定價關稅衝突的階段,逐步轉向定價經濟基本面的階段,外部衝擊逐步減弱、科技敘事持續演繹加上國內政策持續發力,將會加速經濟復甦進程,進而帶動a股、港股長期上漲。
責任編輯:麻曉超 主編: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