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稅戰,很多人都看到,美國人似乎有一種迷之自信,認為美國經濟不會出問題,中國經濟一定會出問題,事實上我們這邊也是一樣的狀態,這非常有意思,但為什麼?
昨天看到一些經濟數據,發現了大秘密,原來美國人早就知道,關稅戰打成了假的?
特朗普的關稅戰有一個清晰的節奏,2月初開始試探,3月份上強度,4月份大規模鋪開。
美國是高度外向型經濟,深深融入全球化,既有大規模的進出口,還有全球化的供應鏈,以及大量跨國外包生產。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的經濟數據表現得非常直接,關稅戰一開打,經濟立馬受到全面衝擊。
數據顯示,美國一季度GDP萎縮0.3%,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都非常罕見的,上次萎縮還是在2022年疫情期間。
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最新數據,自4月9日對等關稅生效以來,美國製造業指數已經連續數周下滑,消費者信心指數暴跌29.8%,這個數據已經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跌幅。
5月6日,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塞羅卡當表示,本周港口貨物量已經下降約35%,來自中國的貨物量暴跌50%以上。
關稅戰對經濟的影響並不局限於民生領域,五角大樓最新評估報告顯示,美國現役的187架F35戰機,每架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維持作戰系統運轉,而現有儲備僅夠維持11周。
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關稅戰一開打,美國大豆對華出口量周環比驟降97.2%,1.2萬噸美國豬肉訂單被取消。中國採購商正在轉向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購買大豆。
4月份,中國對美國出口330億美元,同比下降21%;自美國進口126億美元,同比降13.8%;4月對美國順差205億美元,同比減少24.8%。
然而,中國的外貿數據當中,還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數據。
4月份,中國對泰國出口同比增長28%、印尼37%、越南22.5%、印度21.6%;對歐盟出口增長8.3%;對日本出口增長7.8%。
與此同時,中國1到4月對泰國、印尼、越南、印度的出口大漲,分別增長了20%、18.4%、18.1%和15.8%。
對等關稅是4月9日落地的,隻影響了4月後面三分之二的時間,4月前9天存在突擊進出口的情況,拉高了數據。所以,中美貿易下降的真實水平,要到5月數據出來,才能完整地顯現。
中國4月對美出口暴跌,但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出口額反而同比大漲8.1%。
美國海關數據也顯示,4月墨西哥對美出口暴增37%,但是扒開「墨西哥製造」的標籤,裡面裝的卻是中國浙江產的電路板和東莞組裝的手機配件。
4月對美直接出口同比驟降21%,而借道國家出口增幅顯著。所以,中國外貿數據背後,是依賴對東盟、墨西哥等第三國的「繞道出口」以規避美國關稅。
但是,多個國家正在加強對繞道出口的管控,這種模式規模不夠大,也很難持續。
前些天,美國加州州長甚至說,加州不是美國,願意加強跟中國的經貿合作,中國可以把商品賣到加州,很多人都笑他不懂常識,因為加州也避不開美國的關稅政策。
然而,沈逸教授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這有可能成為特朗普政府最後的選項,聯邦政府可以默許對加州網開一面,既維持表面上對中國的高關稅,又可以減輕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所以,短期來看,美國特朗普政府似乎有意默許中國商品可以繞道進入美國,以保持美國打關稅戰的持續能力。
那麼,你或許會有疑問,既然關稅戰真真假假,美國也有喘息的機會,為什麼特朗普政府看起來有些慌亂,甚至主動要跟我們談,而我們這邊穩如泰山呢?
這其實並不難理解,這是中美不同的經濟體制決定的。
首先我們要理解一個問題,中美關稅戰,對中國來說受到直接衝擊的是以北美市場為主的外貿企業和少數生產企業,社會層面上很多人甚至都感覺不到有什麼影響。
然而,美國就不一樣了,大量中小企業供應鏈,幾乎所有民眾的生活都受到影響,這是大面積的社會衝擊。
美國沒有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企業都在自由市場裡面,現在特朗普政府突然大規模干預經濟運行,他們受不了,就會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不滿,甚至施加壓力。
同時,美國有很多行業組織和工會組織,以及各種各樣的民間組織,他們擁有龐大的力量,也會向白宮施加壓力。
所以,當美國經濟受到白宮的粗暴干預時,特朗普的壓力來自四面八方。
關稅戰沒有贏家,中美就看誰能堅持得更久,這也直接影響了雙方對貿易談判的態度。
所以,我們不能輕敵,料敵從寬,做好自己,才能打得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