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最大漲幅逼近10%!亞洲貨幣漲瘋了

繼歐元、日元對美元大漲後,近期更多亞洲貨幣大幅飆升。5月5日,新台幣盤中暴拉,單日對美元的最大漲幅逼近10%。港元近期則對美元升值至強方保證,導致香港金管局連續幾日出手拋售港元,以維持聯繫匯率制。

早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海湖莊園協議」就不脛而走,其核心之一就是美元貶值以振興美國製造業。「協議」的概念可追溯至現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去年11月發布的報告《重組全球貿易體系的用戶指南》。儘管「協議」是否被執行無從考證,但這似乎在驅動近期市場的交易邏輯。美元指數從年初高點至今最大跌幅逼近10%。

國泰君安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周浩第一財經表示,市場既需要基本面,同時也需要一個故事。「海湖莊園協議」、貿易談判可能就是這個故事,就基本面而言,新台幣本身就容易升值,因為台灣保險公司的保單需要用新台幣支付(配置美元資產等高息資產),導致其在對沖時遠期買入新台幣,台灣出口商也需要買新台幣,因此遠期衍生品市場始終顯示新台幣升值;港元升值的驅動因素則在於南向資金買入港股、高才等人員流入增加港元需求。

新台幣暴漲導致險資、出口商承壓

五一」假期期間,新台幣對美元躥升,引發全球交易員關注。5月2日,美元/新台幣開盤報32.128,而到了5日,美元/新台幣最低一度觸及26.93,留下一根長長的下影線,貶值幅度高達16%,收盤報29.115。

面對新台幣暴漲,台灣地區貨幣政策主管部門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美國財政部並未要求台灣地區貨幣升值。對美貿易順差擴大主要歸因於台灣地區科技產品需求上升,而非外匯因素。並呼籲企業停止考慮不切實際的市場分析,避免非理性拋售美元,以免自損。

當媒體詢問是否會加強外匯市場管理時,該部門表示,由於強烈的升值預期,市場力量(主要是出口商和股票資金流入)過於強勁,當前市場波動「過度」,但其也提到「不會逆轉市場趨勢」,而會對投機行為發出警告。

高盛交易員提及,新聞發布會後,美元/新台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又下跌3%,跌至28.3附近,原因是未釋放出採取更強有力措施抑制歷史性升值的信號。

不過,6日,新台幣對美元有所回落。截至當日16:50,美元/新台幣報32.054。但在5月短短几日內,新台幣仍對美元升值接近3%,而過去一年的累計升值幅度也超過7%。

周浩對記者分析稱,近期新台幣的暴漲導致部分台灣保險公司承受一定壓力,可能加劇了新台幣的升值。

他提及,一方面,台灣地區存在很大的貿易順差(例如大量半導體出口),出口商需要賣出美元外匯收入來支付新台幣工資;另一方面,台灣壽險公司賣出的保單利率都頗高,以此來吸引客戶,這要求這些公司大量配置海外資產(收益相對更高),尤其是美元資產,這也要求其必須進行外匯對沖,形式就是在遠期買入新台幣(保單收益最終以新台幣支付),從而造成衍生品市場顯示新台幣遠期始終為升值的狀態。這兩大因素決定了新台幣是結構性容易升值的貨幣。

新台幣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合約)價格飆升

有外資投行交易員和策略師對記者稱,除了上述基本面因素,疊加近期各界對美元資產信用減弱,同時又猜想亞洲國家和地區可能會通過本幣對美元升值來換得貿易協議的達成,這類「故事」短期加劇了亞洲貨幣的漲勢,催生了投機盤。

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和南山人壽三大台灣人壽保險公司表示,即使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升至30以上,其凈值比率和風險資本(RBC)比率仍將維持在法定標準內。根據台灣地區現行規定,保險公司的RBC必須保持在200%以上,凈值比率必須保持在3%以上。目前沒有出現退保潮的跡象,流動性也無需擔憂。

然而,有當地金融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新台幣升值的強烈預期使得新台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合約成本極高,難以大幅增加外匯對沖。

同時,台灣外貿企業也承受壓力。某台灣紡織品出口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一直以來,新台幣升值都是有控制的,升值2%~3%可能要花兩年。目前這樣的飆升可能導致出口企業面臨巨大壓力,導致結匯的收入縮水。

香港金管局連日出手維穩港元

港元近日亦對美元大漲,持續觸及7.75的強方保證。投資者對港股越發追捧、港元升值預期升溫以及「五一」赴港遊客攀升都是催化劑

根據香港自1983年起開始實施的聯繫匯率制度,港元對美元存在正常浮動區間:7.75(強方兌換保證)至7.85(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管局提供兌換保證,承諾在7.75的強方兌換保證水平,按銀行要求賣出港元,並在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按銀行要求買入港元。

5月6日,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港元匯率在過去數天三度觸碰7.75的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累計共注入1166.14億港元,預測港元需求將在未來2至3個月進一步增加。

首次是在3日紐約交易時段,香港金管局注入465.39億港元;第二次是5日亞洲交易時段,注入95.32億港元;第三次為6日紐約交易時段,注入605.43億港元。

建銀國際首席港股策略師趙文利對第一財經稱,此次港元觸及強方兌換保證由多重因素導致。顯著增加的美國政策不確定性令新興市場資金紛紛撤出美元資產,亞洲貨幣(包括人民幣)普遍對美元走強,港元的強勢也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被進一步激發的。

同時,去年四季度以來,香港資本市場交易暢旺、新股融資活動持續活躍,顯著增加了對港元的需求。此外,恰逢「五一」假期,訪港人次顯著增加,消費及財富管理等需求短期加劇了對港元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與以往不同,息差其實並不支持港元匯率持續強勢,暗示套息交易並非推動港元匯率走強的主要因素,如果息差與匯率持續背離,未來港元強勢將會收斂。」趙文利表示。

市場聚焦美聯儲會議

亞洲貨幣的異動能否持續,不但取決於貿易談判,也取決於美國貨幣政策走向。本周的美聯儲議息會議或將主導市場。

目前,市場對貿易談判的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