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沈逸】
與在俄烏等問題上表現出的魯莽、無能和一廂情願相同,特朗普在宣布「對等關稅」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最糟糕的情況:中國做出遠超美國預期的強勢回應。
中國這波回應措施,覆蓋了關稅、不可靠實體清單、出口管制、反壟斷調查等多個領域,綜合運用了關稅工具與非關稅工具,對美國的單邊貿易霸凌措施進行了系統性的反擊。
中國公布的對美關稅反制系列措施 作者自製
很顯然,中方對特朗普採取的關稅霸凌措施是有認真準備的預案的,而且,從現在的情況看,大概率是挑選其中偏向於強硬的政策組合,進行系統和全面的報復與反擊。這可以看作是中方對美博弈策略全面趨向於對等以及強勢的體現。
同樣地,從特朗普的反應——在社交媒體上故作鎮靜地大喊大叫——來看,美方此前並沒有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預案,來回應中方可能採取的強勢判斷。
從特朗普的經濟-金融團隊來看,商務部長是個比特朗普更加一廂情願且善於自我催眠的大嘴,財政部長稍微好點,但是能夠想出來的方法也非常有限,而且很顯然沒法在特朗普出台不靠譜的「俺尋思」方案時給出實質性的阻斷意見,只能用類似「不要報復」之類的片兒湯話,說些有的沒有的。
美國資本市場的反應是非常直接的:用全面的下挫,來表示對特朗普強勢關稅政策的不信任。美聯儲主席的反應,進一步支撐了這種對於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信任與不支持。關稅的效果及作用機制,都是教科書上說透了和講爛的大道理。特朗普不是神仙,沒法改變經濟、貿易和金融的客觀規律。
在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後,美國股市連續兩天遭受重創,周五美股三大股指跌幅均超5% 。圖為近5日道指走勢。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特朗普本人的知識體系與認知結構的缺陷,再度暴露無疑:他根本分不清2025年的美國和2018年的美國,有什麼本質性的區別。
貿然啟動的全面關稅大棒,不僅對經濟產生了衝擊,而且顯然是綁定了特朗普個人政治聲譽的豪賭。但顯然,第一波下去,在最關鍵的中國方向,出現的是特朗普團隊最不希望看到的強勢反彈。這種反彈會讓特朗普政府陷入尷尬的境地:
如果硬撐,大概率其他國家和地區,會採取實質性的跟進措施,形成更大的壓力;
如果不硬撐,馬上改,不說美國國內政治會怎麼反彈,特朗普大統領本來就並不真的非常堅強的內心,估計在澤連斯基大鬧白宮、普京絲毫不給面子,胡塞武裝與航母編隊打得有來有回,中國大陸收拾賴清德之後,再度遭遇重大創傷。(此處可以不用憋著笑)
鮑威爾的話說得很清楚了,現在這種情況下的美國經濟,沒法長期承擔強硬關稅博弈帶來的壓力,「滯脹」這個折了福特、卡特,還差點搭上個裡根的怪獸,從現有美方各種分析來看,已經在地平線上隱約可見了。
雖然依靠健康保健等服務行業提供的非農就業,特朗普在美國最新的就業報告中還能找到一些自我打氣的理由,但是與非農新增就業同步增長的失業率,結合股市的表現,以及匯率市場美元的下挫(理論上高關稅應該拉高美元匯率),顯然各種美國經濟即將或者正在面臨衰退威脅的信息,正在持續不斷地湧現。
和美國不同,中國對於回應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是有充分準備的;無論是政策工具的完善,還是心理與認知層面的準備,都在這一輪的強勢反應中,得到了比較全面的展示。
現在球已經踢回到美國一側,是選擇理性反應,確保不要讓美國經濟面臨某種斷崖式下挫的風險,還是為了特朗普的臉面,繼續堅持強硬最終交換某種無法挽回的長期重挫,甚至提前引爆一場比肩2008年的危機,選擇權在白宮。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