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訊 近日,2025年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招商合作項目路演對接活動廊坊專場在臨空經濟區(廊坊)舉辦,進一步吸引更多優質高端項目關注臨空經濟區(廊坊),有助於精準引進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促進產業集聚和升級,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活動以「路演+對接+考察」等形式開展,旨在與廊坊市擬招商合作項目精準匹配,實現資源與項目的有效對接。
臨空國際會展中心。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記者 張航 攝
據悉,2025年廊坊經洽會擬於6月16日至20日舉辦,中國商貿物流行業的目光將再次聚焦廊坊,作為全國唯一以現代商貿物流為主題的專業性展會,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廊坊經洽會)為正在打造世界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的廊坊再添發展動力。
廊坊現代商貿物流CBD。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記者 張航 攝
2025年廊坊經洽會致力於打造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數字化、品牌化的國際性會展平台,進一步展示廊坊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和世界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的新成果、新亮點、新形象。臨空經濟區(廊坊)區位優勢明顯,開放平台疊加,作為2025年廊洽會主會場,將不斷為即將開幕的廊坊經洽會預熱造勢,進一步提升展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單位、企業的關注和參與,以開放的姿態、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營商環境,迎接每一位投資者的到來,共同探索合作新路徑。
辦好一個會,壯大一個產業,提升一座城。京津冀協同發展前沿陣地上的廊坊,正在被廊坊經洽會持續賦能,走出一條「人、產、城」高度融合、全面提升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廊坊經洽會已成為廊坊乃至河北省對外開放的主陣地和產業轉型的「助推器」。通過這一平台,廊坊市大步邁向京津冀城市群典範城市的步伐愈發堅定,營商環境全面優化,吸引了一大批重大產業項目落戶,產業集群加速聚集,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動力愈發強勁。
俯瞰圓通速遞北方總部基地。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記者 張偉 攝
壯大優勢產業,廊坊經洽會正在催生著廊坊高質量發展產業新業態。物流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智慧碰撞和謀求發展新局,廊坊經洽會不僅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也為廊坊如何降低物流成本、促進商貿物流產業發展帶來了智力支持。一系列新技術、新設備的展示和應用,如智慧物流、國際陸港、港口物流、航空物流等,為物流產業插上了「智慧的翅膀」,讓物流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同時,廊坊經洽會還成為展示河北發展與開放的重要窗口。通過這一平台,廊坊與德國、巴西、中東歐等國家和地區密切了交流合作關係,與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重點商會、專家學者建立了溝通對接機制,有效提升了廊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外資企業的增加,更是為廊坊的國際化進程注入了強勁動力。
廊坊市廣陽區的無人車物流配送正式上崗。長城網·冀雲客戶端通訊員 付瑞琪 攝
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中,廊坊經洽會還注重培育新業態、新模式。通過「物流+農業」「物流+科技」「物流+商貿服務」「物流+製造業」等融合發展新生態的構建,廊坊市不斷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對廊坊而言,廊坊經洽會的助推作用不只限於商業貿易等直觀的經濟方面,它還可以提高城市軟實力,改變著一座城,也改變著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為切實優化營商環境,廊坊紮實開展「走訪解促」,大力營造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讓廊坊經洽會在廊坊「永不落幕」。
廊坊經洽會不僅是高水平、高規格的專業性展會,更是提升城市能級、展示廊坊形象的重要載體。扮靚市容市貌,打造品質之城,既是廊坊禮遇賓客之道,也是這座城市的自信表達。多年來,廊坊始終堅持「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的理念,持續對城市建設進行大量投入,以辦會為契機推進城市建設工程,開展大規模的城市環境治理。
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新繹控股 供圖
廊坊經洽會不僅是一個經貿合作的平台,更是一個文旅產業展示與交流的窗口。大力宣傳「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打造文旅宣傳亮點和爆點,充分展示廊坊在文化旅遊、生態環境、文明城市建設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和豐碩成果。打造了「廊洽時光」、廊坊雅居、香河「香居」等十大消費場景,推出房源超市App,使網上看房、觀展、下單成為新時尚。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以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全國各地遊客的目光,其中半數以上是京津遊客。
賓客雲集的廊坊經洽會不僅是對外開放的絢麗舞台,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精神風貌的重要窗口。每名廊坊市民,都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做好彬彬有禮的東道主,傳遞一個微笑,送上一聲問候,提供一次幫助,以最大的誠意、最佳的面貌喜迎中外嘉賓,以文明的素養、包容的胸懷展示主人翁的熱情和風采。
俯瞰廊坊街景。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記者 張航 攝
每名廊坊人都是文明城市的代言人,廊坊深入開展雙爭活動,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今年,創新推進「文化潤廊」行動,著力打造廊坊城市文化品牌,充分展示廊坊人民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風貌和優良品質,以「主人翁」的責任擔當為廊洽會貢獻力量。(記者 祝雪娟 張航)
■編輯/馬磊
■校對/韓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