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來了:所謂「隔空盜刷」不具備技術可行性

2月24日,央視新聞頻道《真相來了》節目,深入聚焦「手機 NFC 功能碰一下錢就沒了」網路傳言。節目現場,杭州公安民警與網路安全專家通過技術演示指出:現行NFC支付需多重驗證且存在感應距離限制,所謂「隔空盜刷」不具備技術可行性。


案件情況

近期,網路上出現了一些聲稱「通過近距離接觸的支付方式,導致手機里的錢被隔空盜刷」的短視頻,引發了網友廣泛關注。這些視頻多為擺拍,造謠者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處罰。

事實上,NFC(近場通信技術)支付本身是安全可靠的。NFC支付需要用戶解鎖手機後才能完成操作,且支付過程中會結合多種安全措施,如密碼、指紋、面容驗證等,以保障資金安全。此外,NFC技術的通信範圍通常限制在4厘米以內,數據傳輸過程中也會進行加密處理。

警方提醒

用戶在接到自稱客服的電話時,務必通過官方渠道核實對方身份,避免隨意通過NFC功能進行陌生支付操作。同時,要警惕任何要求開啟屏幕共享或遠程協助的操作,一旦察覺被騙,應立即凍結銀行卡並報警處理。此外,用戶還可以關閉小額免密支付功能或降低免密支付額度,以進一步保障資金安全。

總之,NFC支付本身並不可怕,只要提高警惕,謹慎操作,就能有效防範此類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