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12月經濟增速觸底反彈,但「發達國家」雄心仍挑戰重重

印度經濟在經歷了連續三個季度的放緩後,終於在2024年最後一個季度迎來反彈。

據印度政府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底的季度,印度gdp同比增長6.2%,高於前一季度修正後的5.4%。儘管增速有所回升,但仍低於經濟學家預測的6.2%,以及印度央行6.8%的預期。

儘管印度仍然是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但企業投資疲軟、城市居民消費減弱等因素,都對印度經濟構成了挑戰。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印度需要保持8%左右的gdp增速,才能實現莫迪提出的到2047年(即印度獨立100周年)成為發達國家的目標。然而,印度政府周五僅將截至3月份的整個財政年度的增長預期上調了0.1個百分點,至6.5%。

多重因素驅動增長,政策支持仍是關鍵

standard chartered印度經濟研究主管anubhuti sahay表示,「數據再次表明,經濟增長已在9月份觸底。」她同時指出:

「周期性放緩和私營部門投資疲軟的『大背景』依然存在。」

分析指出,本季度印度經濟增長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

  • 政府支出增加: 政府支出增長率達到8.3%,高於上一季度的3.8%。莫迪政府試圖通過本年度預算中宣布的針對中產階級的稅收減免政策來提振經濟,以應對工資停滯和高通脹帶來的壓力。
  • 農村消費回暖: 豐收帶動了農村地區的消費。
  • 節日季消費: 節日期間的消費支出也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支撐。

anz research駐孟買的印度經濟學家dhiraj nim認為,「一些短期因素正在推動經濟增長」,但要進一步鞏固經濟,還需要「持續的」政策支持。

宏觀風險加劇,2047發達國家目標具有挑戰

儘管印度國內經濟出現回暖跡象,但外部環境卻不容樂觀。根據印度央行的數據,2024年4月至12月期間,外國凈投資額降至約12億美元,遠低於上年同期的78億美元。印度股市也經歷了海外資金的外流。

此外,自特朗普上任以來,印度面臨的外部風險加劇。盧比持續承壓,印度央行新任行長sanjay malhotra警告稱,印度面臨的外部風險有所增加。

為支持經濟增長,印度央行在本月早些時候下調了主要借貸成本,這是五年來的首次。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6.25%。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印度需要保持8%左右的gdp增速,才能實現莫迪提出的到2047年(即印度獨立100周年)成為發達國家的目標。然而,印度政府周五僅將截至3月份的整個財政年度的增長預期上調了0.1個百分點,至6.5%。

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印度仍面臨諸多挑戰。分析指出,除了需要解決國內結構性問題、吸引更多外資、應對外部風險外,印度還需要在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等領域進行大量投資,以提高生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