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盤點|代糖股2024年業績集體預增,食飲健康化推動「甜蜜生意」復甦

代糖的「甜蜜生意」正在持續回暖。近日,包括三元生物(301206.sz)、保齡寶(002286.sz)、萊茵生物(002166.sz)等多家代糖企業發布業績預告,雖然赤蘚糖醇遭遇歐盟反傾銷調查,但相關上市公司凈利潤表現較上年同期仍有雙位至三位數增幅。在業內看來,食飲健康化趨勢下,代糖等功能糖產品依然有創新迭代和增長的空間。

公告顯示,赤蘚糖醇大戶三元生物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9500萬元至1.2億元,同比增長61.4%到103.8%,而另一家赤蘚糖醇股保齡寶也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1億元至1.2億元,同比增長100%到130%。

三元生物認為,2024年的業績變化,包括2024年赤蘚糖醇銷量的提升以及生產效率提高、原材料採購和能源成本下降,阿洛酮糖新產線投產等因素影響。

此外,2024年代糖股業績的高增長也與2023年的低基數有關。

疫情後,消費者健康化的需求帶火了赤蘚糖醇等代糖需求,引發了一輪行業擴產熱,造成赤蘚糖醇供大於求,市場價格一度從高峰時的3、4萬元/噸跌至9500元/噸,這也造成赤蘚糖醇相關上市公司凈利潤大幅滑坡。

隨著2024年赤蘚糖醇市場秩序的逐步恢復,市場價格也逐步回升,到2025年1月,山東市場赤蘚糖醇報價穩定在1.2萬元到1.3萬元/噸,2024年三季報時,三元生物的銷售毛利率已經從2023年的0.5%回升至10.3%。

但記者注意到,從三元生物和保齡寶公布的2024年凈利潤預告上限來看,仍未回到2022年同期水平。雖然2024年業績大幅預增,但三元生物和保齡寶的股價表現平平,截至記者發稿時,三元生物今日股價上漲0.54%、保齡寶上漲0.65%。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預告公布的同時,歐盟委員會也公布了對中國赤蘚糖醇反傾銷調查終裁結果,保齡寶涉案產品被徵收34.4%的反傾銷稅,三元生物涉案產品被徵收156.7%的反傾銷稅;其他涉案公司的產品在34.4%至233.3%不等,反傾銷措施將從2025年1月17日起持續5年。

三元生物公告稱,歐盟加征高額反傾銷關稅對公司赤蘚糖醇出口歐盟市場產生了一定影響,導致公司赤蘚糖醇的價格競爭力有所下降。自初裁結果公布以來,部分客戶因無法承受高額反傾銷稅而停止進口公司產品,儘管如此,仍有部分客戶選擇繼續合作,並願意承擔較高關稅。與此同時,更多歐盟客戶對赤蘚糖醇供應鏈所面臨的關稅風險表示擔憂,預計未來部分客戶的需求可能會受到反傾銷稅的抑制,從而對三元生物在歐盟市場的銷售帶來較大壓力。

此前公告顯示2022年10月1日到2023年9月30日,三元生物出口至歐盟的涉案產品金額占公司營業收入約18.8%。

值得注意的是,赤蘚糖醇風波後,國內主要代糖企業也在加快包括阿洛酮糖、甜菊苷等功能性新型代糖的研發和投入,緩解赤蘚糖醇波動對業績的影響,同時也希望抓住新一輪飲料健康化的風口,而新型代糖品類也保持著較好的增長。

萊茵生物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實現凈利潤1.6億元至1.9億元,同比增長90%到130%,萊茵生物也是甜菊和羅漢果提取物等天然代糖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尼爾森iq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國內飲料全渠道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7.8%,其中線下增長7.4%,線上增長11.6%,其中健康化飲品代表性的即飲茶和功能飲料分別增長了16.6%和12.1%。其中,1-11月的無糖茶銷售額增速不減,同比增長60%。

cic灼識諮詢董事總經理張辰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提高,除了飲料行業健康化的趨勢明確,減糖飲食也成為新的風尚。

記者了解到,隨著這一輪健康化飲食風潮的興起,除了無糖飲料外,代糖的應用範圍也在增長,部分新茶飲品牌也開始使用代糖代替蔗糖,在電商平台上,赤蘚糖醇食品、阿洛酮糖糖漿、甜菊苷糖包、泡騰片等也銷售火爆,平台顯示部分新式代糖產品近期銷售超過1萬單。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健康化正在成為食飲行業發展的剛需和熱門方向,因此代糖行業還有很大的創新、升級、迭代的空間,中小食飲企業追求更低成本的代糖產品,頭部食飲企業則關注代糖的口感和功能化,隨著市場創新的進程不斷提速,中國代糖行業將進入良性有序發展階段。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