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關鍵要行動!元旦春節,股市上漲要比鼓勵消費效果好很多倍

這一次股市上漲,國家意志非常明確,也有億萬股民的意願基礎,可是為何牛市幾近夭折?關鍵其實就是機構們沒有行動起來,甚至倒行逆施!關於這一點,中信證券有研究報告專門做了分析,說明了這個事實,很多機構還在觀望。為何觀望,資深財經評論員董少鵬最新發文道出真諦:近期,相當一部分金融機構投資心態不穩,左顧右盼,千方百計找「壞消息」。這首先是由於它們對黨中央政策方向不堅定,對中國股市的價值認知不堅定。部分機構甚至故意散布擾動市場的虛假信息,還有的縱容虛假信息擴散,藉機牟利。

對於這一點,如何查證,其實很簡單,每天交易數據都表達地很清楚,有關部門肯定了解,一切是心知肚明。水皮老師給出了一種看大資金動向的方式,比如25日,從2000、1000、500、300、50的情況看,分別是1.55%、+0.36、-0.04%、-0.46%、以及-0.75%。這充分說明了這個位置大資金並不想有所表現時候。為什麼這些拿著國家資本和人民血汗錢的機構無動於衷呢?前面董少鵬老師的結論值得重視。

毫無疑問,國家機構就必須始終遵從國家意志,也不是自己那點「割韭菜」的蠅頭小利。目前,從金融強國提出,到924金融三部門新聞發布會,再到926政治局會議定調,不僅態度清楚,三個「3000+5000」億,合計2.4億隻能購進股票的真金白銀,力度也足夠。可股市依然走出了這個樣子。

如果機構繼續躺平不行動,國家層面出台的措施,一切都是零。這恐怕才是當前的核心問題。有網友@剛學表達就一針見血地指出:國家為救市沒少出錢,而這些錢進了大機構,又都給扣下不投入股市,甚至用來剿殺散戶股民。為什麼大多數國有資本機構按兵不動,寧可躺著喝茶,掙著高額薪資,卻不聽從國家號令?這些國有資本機構的掌權人,都該好好審查審查了!

當然,機構是股市的強大力量,可背後的指揮棒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這個指揮棒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國家光明正大的指揮棒,就是國家明確的意志 要讓股市健康發展,建設金融強國。我們前面都在說這個問題,現在機構就是不聽話,沒有行動。

這樣就涉及另一類指揮棒,其實是顯示了決策層乃至行動層整體的內部分歧。最典型的聲音就是「肖小」的「股市3000點與匯率7」言論,借比自己還高的領導層,為股市套了一個緊箍咒。但客觀地看,此人乃「宵小之徒」,充其量也是一個被利用的工具,其實背後的分歧是存在的。

一種是「肖小」發聲代表的「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另一種是劉紀鵬老師為代表的「股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抓手」。很明顯,前一種是美西方的「徒子徒孫」,可不想一下,中國股市的歷史,從來就沒有做過什麼經濟的晴雨表;後一種是中國特點的經濟思想,也是當前帶領中國走出經濟困境的靈丹妙藥,甚至是當前唯一最有效的辦法。

當然,這其中,劉紀鵬教授講的「兩個關係」特別重要 :一是機構和大股東不要和國家對立,對國家意志無動於衷,甚至倒行逆施;二是人民和資本地關係不要對立起來,資本是五大生產要素之一,和人力、土地、技術和數據一樣,掌握好,推動股市上漲,才可以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當然,美西方「徒子徒孫」的力量非常強大且頑固,而且會有「群狼戰術」,有什麼首席之類李迅雷就認為,「不能奢望通過股市走強來促消費,或者讓股市來擔當推動經濟增長的重任」。並且,他還搞了一番數理研究,取了一些時間段里的消費數據和股指波動數據,以印證他的結論。

似乎很唬人,其實是和「肖小」的呼應。這種說法極為無恥,將自己作為全體消費者的代表。事實上,作為股市一直賠錢的我,就因為最近股市上漲,本來曾經認為華為三屏手機價格太高,就在這次大跌之前,毫不遲疑地採購了華為三屏手機,這難道不是拉動消費?

尤其是當前,元旦將至、春節臨近,國家如果有資金護盤,走出跨年度行情,2025 年才有希望,這一動作,要比國家鼓勵消費不知道強多少倍!從歷史看,每年的年底都是股市低迷的時候。這一次如果中國股市能夠走好,不僅增加春節祥和氣氛,而且切實提升股市對經濟社會的傳導效果,也是一鼓作氣,推動國家增量經濟刺激政策全面起效的一次集體衝鋒!

當然,股市對經濟的拉動,不應該,也不可能是孤立的。國家高達12萬億的化債資金,當然不是直投股市的,目的就是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儘管依然存在王小魯所講:大量政府投資花在了低效、無效的投資項目上,浪費巨大。但行動總比躺平強,秦安戰略之前提出:「消滅敵人,啟動對台武器攔截;挽救同志,化解地方巨額債務;溫暖群眾,股市一萬點不高」,其實也是一套「組合拳」,誰也沒有期待,就依靠股市上漲把中國一切事情干好了。對於這一點,我們需要進一步凝聚共識,形成積極向上的合力。

非常可喜的是,我們看到國家層面積極有力的行動,都是現在進行時。11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交通運輸部、國務院國資委、金融監管總局召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貸款工作推進會議,目的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科技金融的決策部署,加力推進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貸款政策落實,有一個數據值得關註:截至11月15日,銀行累計與1737個企業和項目簽訂貸款合同近4000億元,有力支持了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企業首貸和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

一句話總結:美國人有錢,國家發了錢可以進股市。中國人本來錢只夠生活,發了錢還是生活,不會進股市;承認中國特色,堅決以股市上漲為抓手,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秦安,2024年11月26日,北京海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