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表示,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已從2019年的3.6%下調至3.2%,不過,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特別是中國,對全球經濟的拉動作用正不斷顯現。
隨著中國存量政策的加快落實,以及一攬子增量政策的持續落地,10月份中國多項經濟數據回暖,顯示政策效應正快速釋放,拉動經濟、擴大投資、提振消費、加快轉型的作用明顯,經濟向好回升的基礎進一步得到鞏固。
國家統計局本周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增長0.41%,同比增長4.8%,增速較上月有所加快。
來自外資機構的分析認為,「以舊換新」等政策效應逐步顯現,近兩個月社會消費數據有所回升。展望未來,仍需加強存量政策的力度,同時加大社會保障相關投入,並進行家庭收入補貼。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汪濤
再看房地產相關領域的表現。根據本周最新公布的數據,1—10月份,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0.3%;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下降12.4%;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15.8%;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下降19.2%。
9月底以來,降准降息、降低首付比例和存量房貸利率等利好政策相繼落地,同時一線城市陸續調整限購政策。在此背景下,10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同比增長3.9%,自2月以來首次轉跌為升,出現了明顯拐點。
具體來看,新房網簽成交量同比增長0.9%,較上月同比擴大12.5個百分點,在連續15個月下降後首次轉正;二手房網簽成交量同比增長8.9%,實現連續7個月增長。
從環比來看,今年更是17年來首次出現樓市「銀十」行情超過「金九」的現象。商品房成交總量環比增長5.8%,新房和二手房網簽成交量分別增長6.7%和4.5%。
分析認為,房地產市場呈現出了明顯的積極轉變,在政策刺激下,市場預期正在發生較大變化。
獨立經濟學家 馬光遠
接下來,增量政策對樓市的影響顯然至關重要。本周,多部門聯合發布公告,加大住房交易環節契稅優惠力度。個人購買唯一住房或第二套住房,只要面積不超過140平方米,契稅統一按1%繳納。此外,各地土地增值稅預征率下限統一降低0.5個百分點,同時明確了取消普通和非普通住宅標準銜接的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優惠政策。
對於後續政策方向,有學者指出,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是整個宏觀經濟穩定的前提。只有資產價格企穩,宏觀經濟的下行周期才能逆轉。因此,未來房地產政策的發力點應該聚焦於價格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 毛振華
再看固定資產投資方面,近期財政支出加速帶動了基建投資,但受房地產開工和投資滯後的影響,10月份整體增長相對平穩,同比增長3.4%,與1—9月份持平。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6%。
另外,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較上月有所回落;環比增長0.41%。
分析認為,規模以上工業的表現與10月出口增長以及PMI分項指數反彈有很大關聯。
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首席經濟學家 丁爽
整體來看,近期陸續落地的一攬子增量政策在中國各經濟領域已經初顯成效,特別是股市回暖、樓市出現向好跡象,彰顯了政策穩定資產價格的明顯效果。後續需要關注的是,這些密集的政策如何進一步傳導至實體經濟,以及政策效應如何保障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
來源:中國深度財經
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