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0個月累計通脹率為107%,過去12個月累計通脹率為193%。也就是說,均化到每個月,前10個月月均通脹率為10.7%,前12個月月均通脹率16.1%。但是,該國國家統計局11月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單月通脹率為2.7%。
這真的是一個「奇蹟」啊。
確實,我們這樣想,該國總統也是這麼說的。
據《阿根廷國家報》11月12日報道,阿根廷總統哈維爾·米萊於當天舉辦的Endeavor阿根廷企業家峰會上發言表示,10月阿根廷通脹率為2.7%,系三年以來最低水平,通脹下降速度遠超預期,創造「阿根廷奇蹟」。
如果一切屬實,確實應當算是一個「奇蹟」,而且是不小的奇蹟。那麼,真的有這麼神奇嗎?米萊在控制通脹方面確實有這樣的能耐嗎?
眾所周知,米萊是2023年11月19日當選阿根廷總統、12月10日正式宣誓就職的。到2024年11月12日宣布控制通脹創造「阿根廷奇蹟」,剛好是一周年。
作為新自由主義派,米萊一直把自己定位為無政府資本主義支持者,年輕時曾是一名足球運動員,參加過低級別職業足球聯賽。因對阿根廷20世紀80年代通脹產生的經濟問題感興趣,開始投身於經濟學研究。
米萊作為宏觀經濟學和貨幣理論學的教授,曾在滙豐銀行等工作過,有一定的實務工作經驗,也有一定的理論研究能力,還在阿根廷大學教授多門經濟學課程,出版過9本書,並發表50多篇學術論文。
他出任總統不到一個月,就推出了500多項改革法案,結果,引發了阿根廷全國範圍內的12小時罷工以及街頭抗議,只能從眾議院撤回改革法案。他與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很是相似,他主張大幅裁減政府部門包括教育部、廢除阿根廷央行、並用美元取代阿根廷比索、大幅減稅等。
米萊上台之後就宣布,阿根廷今後將與美國和以色列建立盟友關係。
對中國,卻採取了強硬立場。他將中國、巴西和俄羅斯統稱為「沒有民主價值觀的國家」。宣稱與中國的聯繫將只存在於兩國私營企業之間,並聲稱阿根廷不會急於與中國和解,並對加入「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以及與中國的貨幣互換協議等都持消極態度。
眾所周知,自本世紀初以來,中阿兩國一直是好夥伴,雙邊關係不斷提升。2004年11月,雙方簽署《中阿關於貿易和投資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阿根廷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2014年,兩國決定將中阿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雙方簽署了33項雙邊協議;2017年,時任阿根廷總統馬克里在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23年,中阿貿易額達到200億美元,高出美國60億美元。
米萊無視這一切,想要與中國之間搞經濟「冷戰」。然而,這種近乎幼稚的想法,只能被現實頻頻打臉。他上任僅六個月,就急需用外匯償還國際債務。而這時的美國及西方其他國家,卻沒有給予阿根廷多少支持,只同意阿根廷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債務重組,並提供47億美元短期融資,對阿根廷方面提出的長期大額貸款或延長償債期限根本則不予支持。相反,中國不僅同意與阿根廷續簽價值49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還將還款期限延長至2026年7月。
顯然,這也是米萊為什麼對中國開始轉變態度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今年10月,米萊在一次電視採訪中透露,他計劃於2025年1月訪問中國,並認為中國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貿易夥伴,因為中國不要求任何東西,唯一要求就是他國不要干預其內政。」
在11月5日至10日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阿根廷駐華大使馬致遠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則表示,阿根廷現政府願意繼續同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深化合作,並歡迎更多中企赴阿投資。阿根廷現政府不尋求同中國脫鉤,恰恰相反,阿中關係能為雙方帶來廣泛的利益。
那麼,如果沒有中國的支持,沒有中國在貨幣互換方面給予阿根廷的幫助,米萊政府能夠騰出手來管控通貨膨脹嗎?通貨膨脹能夠降得下來嗎?進一步講,就算控制下來,沒有經濟發展做後盾,通貨膨脹會不會反彈,甚至更為嚴重呢?如果米萊是一位真正的經濟學專家的話,應當懂得其中的道理。
米萊政府在控制通貨膨脹方面,確實創造了「阿根廷奇蹟」。然而,奇蹟之後怎麼辦,恐怕也是米萊不能不考慮的問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阿根廷能否與美國建立平等的貿易關係,估計米萊與特朗普的性格再像,也是沒有用的。「阿根廷利益至上」是敵不過「美國利益至上」的。因此,米萊必然會尋求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其準備訪問中國,應當也是尋求合作的主要內容。否則,他領導的政府創造的「阿根廷奇蹟」,很有可能會變成另一種「奇蹟」,那就是通貨膨脹快速反彈的奇蹟。
這就是現實,也是米萊改變不了的現實。美西方國家給不了,只有中國給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