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邦科技(688035.sh)公告,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永利實業和曙輝實業持有的衡所華威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衡所華威」)53%股權。消息公布次日,德邦科技大漲13.76%。
這筆收購何以引起這麼大的市場波動?
產品線互補
衡所華威主營產品為半導體封裝用的環氧塑封料,現有生產線12條,擁有hysol品牌及kl、gr、mg系列等一百多個型號的產品。公司銷售網路覆蓋全球主要市場,為英飛凌(infineon)、安森美(onsemi)、安世半導體(nexperia)、長電、華天、通富微電、士蘭微等國內外知名半導體集成設備製造商及龍頭封測企業提供專業化產品及服務。
根據prismark統計,2023年衡所華威在全球環氧塑封料企業中銷量位居第三,銷售額位列第四,在國內環氧塑封料企業銷售額和銷量均位於第一。
衡所華威的產品與德邦科技有一定互補關係,能夠形成協同效應,這是市場主要關注點。
半導體封裝材料不僅保護晶元免受物理和化學損傷,還確保晶元與外部電路的連接,並提供機械支撐和環境密封,其中最主要的材料包括塑料封裝材料、引線框架材料、晶元粘結材料、底部填充料等。
衡所華威的優勢在於塑料封裝材料領域,而德邦科技主要優勢在於晶元粘結材料和底部填充料等領域。
2024年上半年,德邦科技扣非後凈利潤同比下滑33.92%,對應市盈率(ttm)為48倍,在當前弱勢市場環境下,這一估值顯然偏高,公司迫切需要找到新增長點以支撐當前估值。
衡所華威顯然是個不差的選擇。衡所華威預計2024年實現凈利潤不低於5300萬元估值,對應2024年市盈率為28.3倍,德邦科技能夠賺到「估值差」。
出道即巔峰
衡所華威成立於2000年,天眼查顯示其創始股東包括江陰新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南通華達微電子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分別為國內封測龍頭長電科技和通富微電的創始股東,作為當時的初創公司就能獲得國內兩大封測龍頭大股東的青睞,可謂出道即巔峰。
2009年,隨著德國漢高的投資進入,衡所華威中資股東逐步退出,直至2014年中資股東全部退出,公司此時也更名為德國漢高華威,成為純外資企業。
2017年2月,巨化集團攜手永利集團、盛芯基金、上海領銳創投等,聯合收購業內領先的德國漢高集團旗下環氧塑封料業務100%股權以及相關知識產權、著名商標、研發資產和海內外營銷渠道。2017年6月29日,德國漢高華威正式更名為衡所華威,又成為中資品牌。
交易對手履行承諾能力成疑
根據《收購意向協議》,衡所華威全部股權的作價範圍為14億元至16億元,2024年至2026年三年承諾期合計實現凈利潤不低於1.85億元。 如果目標公司在業績承諾期內未能完成業績承諾,交易對手方需要向德邦科技進行業績補償。
衡所華威2024年預計實現凈利潤不低於5300萬元,如果繼續發展,存在獨立ipo的可能。此次選擇被併購,最大的可能是股東方「等不起」了。
事實上,此次收購兩家對手方,都處於較為「狼狽」的狀態。
據天眼查顯示,對手方之一的浙江永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自身官司纏身,其作為被告的案件共40起,被執行總金額合計近2.3億元,持有的衡所華威已經全部被質押給債權人。另一交易對手方杭州曙輝實業有限公司雖然沒有官司纏身,但也將全部股權質押。
如果衡所華威不能完成業績承諾,這兩家交易對手方是否有實力履行承諾,這也是本次交易的風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