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觀察|高密:工業強縣 向「新」而行

近日,2023年度山東省工業強縣名單公布,高密榜上有名,成為全省工業十強縣中僅有的五個縣級市之一。從傳統製造到高端「智造」,從創新驅動到數字引領,濰坊高密工業強縣高質量發展的產業脈動日漸強勁。

炎炎夏日,高密市總投資7億元的星宇安防科技4800噸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生產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該項目新上國際領先的生產線16條,10月底投產達效後可實現年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6000噸,實現銷售收入6.5億元,將成為全國最高端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基地。

高密眾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同樣熱火朝天。自動化生產線正全速運轉,從原料投放到產品下線,整個過程幾乎無需人工干預。公司負責人趙思久介紹,以數碼印花機替代平網印花機後,1台機器就能節省5個人工,整體效益提高40%以上。

在高密,通過大規模設備更新、高新技術系統化運用等方式,改造提升機械裝備、紡織服裝、安防用品、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工業母機、智能機器人、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布局建設人形機器人、飛行汽車等未來產業,新質生產力持續攀高向新,推動該市國家和省市製造業「單項冠軍」「隱形冠軍」「瞪羚企業」「專精特新」達到154家,成為世界最大輪胎模具、家紡產品、氣門芯和人棉生產基地。

壓縮機作為能源輸送的關鍵設備,對安全可靠性要求甚高,歷來國外品牌是首選。豪邁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主研製的CHJ6大型高速壓縮機組順利通過72小時帶載考核,實現自主設計、部件製造、裝配測試、自主控制等全鏈條國產化替代,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填補國內空白。

技術創新離不開創新平台建設和人才支撐,高密市先後建成國家級創新平台6家、省級創新平台62家、濰坊市級創新平台203個,設立院士工作站7家,吸聚416名高端人才到高密創新創業,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科技和人才源泉。

高密工業強,強在加力推動項目建設上。該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總投資529億元的100個重點項目正在加快推進。目前,32個省、濰坊市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9億元,占年度計劃的60.7%,超時序進度10.7百分點。以生物醫藥、工業母機等新興領域為重點,豪邁高端五軸加工中心、信悅機械航空航天發動機零部件、星宇高分子新材料、康地恩微生物發酵系列產品、澤普醫療AI康復機器人等一批項目快速崛起,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高密市堅持每月一個主題開展服務企業家日活動,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到企業上門走訪,實施專家式、組團式、全程化集成服務。深度實施「育苗造林」工程和「小升高」計劃,加大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力度,100個高水平技術改造項目正穩步實施,力爭利用三五年時間打造起豪邁1家過300億元航母企業、孚日1家過100億元頭部企業、星宇1家過50億元骨幹企業、銀鷹等10家過10億元重點企業,以梯次培強企業實現新質生產力加速涌動。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都鎮強 通訊員 王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