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市場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中小盤難做收益的情況下,資金紛紛湧向高股息紅利。
今年買紅利的很多,但真正難能可貴的,是先人一步,在低位提前布局的。
比如這隻上銀鑫卓混合,自去年2季度以來,就逢低加倉了一些低估值、高股息的股票,這些股票集中在運營商、石油、煤炭、國有大行、高速公路等行業。
截至2024年6月28日,近1年取得了18.92%的收益,今年以來表現尤為突出,16.12%的收益,是為數不多的收益為兩位數的權益基金。(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截至2024.6.28)
出色的業績下,產品份額也在逆勢增長。
我研究下來發現,無論是上銀鑫卓混合,還是上銀基金本身,都有著「追求穩健」的基因。
平時不聲不響打造內功,千帆過盡,穩健前行。
優勢領先的固收
上銀基金作為一家銀行系公募,成立已近11年,在固收領域沉澱了相當深厚的底蘊。產品線方面,已有貨幣型基金、開放式及持有期短債基金、利率債指數基金、信用債基金、二級債基金、偏債混合型基金、可轉債基金、攤余成本法債券型基金、同業存單AAA指數基金等產品類別。
根據海通證券最新數據顯示,上銀基金固收類產品連續多個季度蟬聯近7年全市場絕對收益分類評分排名第1(1/97),純債類產品以近7年40.66%的收益率同樣位居全市場絕對收益第1(1/72)。此外,債券投資能力獲五年期5星評級。與此同時,上銀基金在信用風險把控上也有過人之處,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公募固收產品歷史0違約。
在中短債基金方面這家公司有很多業績不錯的產品值得關注,比如上銀慧永利中短期債券A,這是一隻獲評海通證券三年期5星的產品,其近3年、2年、1年收益率分別為10.97%、7.51%、4.17%,排名分別位居前9%(29/332)、前4%(19/507)、前7%(46/665)。(海通分類:債券型-主動債券開放型-短債債券型)。
不斷發展的權益
權益類產品方面,他們近年來也發展迅速。除了一些全市場混基外,還布局了國企紅利、大消費、科技、醫療等主題類基金。量化產品上,有一隻中證500指數類基金,FOF類產品也是很早就布局了養老目標基金。公開信息顯示,他們還在加快布局QDII業務。
根據海通證券最新數據顯示,上銀基金權益類基金近1年絕對收益排名第9(9/165,前6%)、近2年絕對收益排名前16%(25/162),長期看,近7年絕對收益排名16%(17/107)。
可以說是短中期業績都十分能打了。
公司旗下,不乏出色的產品。
就像前面我提到的上銀鑫卓混合A,近1年收益率18.56%,跑贏基準收益率24.51%,業績排名同類前1%(15/3226),近2年同類排名前4%(95/2505),近3年同類排名前8%(114/1474)。(海通分類:混合型-主動混合開放型-強股混合型)。
該產品的基金經理是上銀基金權益投研部總監、權益投資總監盧揚。
2023年中報顯示,盧揚對上銀鑫卓混合A的組合進行了一次調倉,重倉行業從食品飲料、電新、輕工製造、電子等成長板塊,轉向國有大行、交運、煤炭、石油石化等中特估及國企改革受益領域。
「高股息資產、紅利策略備受關注,本質上是時代的命題——不僅因時代變化導致投資預期發生調整,且市場上亦存在大量優質的低估值投資標的,策略與標的可以相互呼應」,盧揚曾公開表示。
此外,趙治燁、陳博管理的上銀鑫達靈活配置混合A也很出色。
近7年收益率77.07%,跑贏基準收益率63.85%,同類排名前19%(137/943)。(截止時間:2024.6.28,同類型分類:混合型-主動混合開放型-靈活策略混合型)
趙治燁的公募管理已經近十年,他也是一位十分看重風險控制的基金經理。長期業績要想做的好,風控是重中之重,趙治燁善於以基本面和估值水平為基礎構建組合,以此來平衡基金組合的收益風險比。
陳博是上銀基金自主培養的基金經理,投資風格上延續了「重長期」、「重價值」。我們都知道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巔峰發生在2021年,而陳博在此之前提前加碼房地產企業,把握了2020年-2021年之間的房地產行業的反彈行情,不過,陳博在2021年一季度的基金季報中說:「逆周期政策可能會有相應調整,因此股市整體的估值水平可能面臨一定的收縮壓力」,所以之後就開始果斷減倉房地產,根據2021年二季報信息,房地產已不在其股票投資行業之中。或許這也是推動他在此後兩年業績逐步走高的原因之一。
趙治燁在管的另一隻產品——上銀新興價值成長混合A近期獲評天相投顧三年期5A基金,根據海通證券數據,最近7年業績排名164/943,位居同類產品前18%(截止時間:2024.6.28,同類型分類:混合型-主動混合開放型-靈活策略混合型)。
看了他過往的持倉,2023年以來,這隻基金分別提前布局了生豬養殖、金屬黃金、化工、電子等板塊,在2024年初,新一輪豬周期到來,豬肉價格觸底回升,全球金價也多次衝擊歷史最高位,中國內地再度興起一輪購金熱潮,同時布局兩大消費熱點,也為一季度基金的凈值增長奠定了基礎。同時,化工和電子行業也分別接近行業拐點,二季度以來獲得不錯的收益。
業績能打的固收+
固收和權益都很出色,自然的,「固收+」產品也很能打。
比如上銀豐瑞一年持有期混合發起式A——成立於2023年12月的一隻「固收+」基金。根據Wind數據,截至6月28日,其近半年收益率已經達到了8.30%,在所有偏債混合型基金中排名前2%(16/1383),最大回撤-0.73%,遠低於同類平均的-3.21%。
回顧它的成立時間2023年12月22日,彼時權益市場還在持續下落,固收市場行情徐徐拉開序幕,兩邊的極致行情也讓不少人選擇了單邊下注,沒想到該基金最終在過往半年多的時間裡收益率戰勝長債、純債、偏債混、偏股混等等基金指數。(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2023/12/22-2024/06/30)
上銀豐瑞一年持有成立以來業績可圈可點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2023/12/22-2024/06/30
務實高效、團隊作戰
波動的行情下還能有這樣整體亮眼的業績,或許離不開上銀基金一直以來的務實、穩健的投資風格,以及投研一體化中心的建設。據悉,上銀基金設立了「投委引領、專委深化、小組攻堅」投研管理模式。
投資委員會作為總指揮直接對權益專業委員會、固收專業委員會、海外專業委員會負責。然後權益、固收、海外3大專委協同作戰。
隨著不斷拓展的產品線,三大專委會也在持續完善組織架構,最終形成了以宏觀策略、行研、信評、轉債、FOF、量化6個專業小組。
每個小組在深耕各自擅長領域的基礎上,不斷拓展能力圈,研究深度持續下鑽,形成專業立體的研究框架。
這樣的協作,可以信息互通,優勢互補。
市場的震蕩實屬常態,精進的投資者能在震蕩和波動中凝練出穩固的內核。把投資的年限拉長,最終會發現——穩就是快,只有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行,才會最終收穫時間的果實。
在居民理財升級的時代浪潮下,我們希望能找到更多優秀的、致力於發掘市場長期價值的基金公司,陪伴大家在投資之路上收穫成長。
免責聲明:基金有風險,不保證本金不受損失,不保證一定盈利,投資需謹慎。以上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也不構成對閱讀者的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研究和學習使用,所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