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舊換新行動開啟數萬億內需大市場丨九派時評

文/九派新聞特約評論員 舒聖祥

3月13日,國務院對外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明確,將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大力促進先進設備生產應用,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推動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

在全國兩會閉幕後的第二天,2024年擴大內需的一項重磅政策就揭開面紗,政府穩經濟的行動力可見一斑。與傳統的需求刺激政策通常直接作用於增量不同,此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呈現出「從存量中挖掘增量」的政策思路調整,有助於統籌擴大有效需求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夯實經濟回升向好基礎,加快經濟綠色轉型。

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一頭連著企業的設備投資和居民的民生消費,一頭連著促進產業升級和擴大內需消費。從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綠色發展的角度來看,企業和居民的存量設備和消費品具有很大的更新換代空間,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和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同時也讓廢舊資源得到循環利用,既利於當前,更利於長遠。

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工業、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約4.9萬億元,隨著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設備更新需求會不斷擴大,初步估算將是一個年規模5萬億元以上的巨大市場。耐用消費品領域同樣如此,去年底中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3.36億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台,汽車、家電更新換代也能創造萬億規模的市場空間。因此,此輪行動有望啟動數以萬億級的龐大規模擴大內需市場空間。

從存量中挖掘數以萬億的內需增量空間,這對促進當下的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異常重要。一方面,能夠帶動企業加大設備更新投資,有助於製造業投資延續較快增長勢頭,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的同時,也推進位造業在數字化、綠色化方向持續轉型升級,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另一方面,能帶動居民消費品更新換代,在擴大內需的同時,也促進居民生活品質的改善和提高,帶動居民消費升級,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

行動方案給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中央財政支持、稅收優惠、再貸款、貸款貼息、降低首付比例等,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籌資金加以支持。這也意味著,積極響應此次行動的企業和居民,有望享受實實在在的政策優惠和各種好處。當前,生產要素價格處於低位,是企業重置資本的好時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利於幫助企業在低潮時期加快技術更新。同樣,居民家庭對於更高品質的生活有著嚮往和追求,隨著家居產品的智能化自動化升級,發揮政策支持作用,有利於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

值得一說的是,這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並不追求速度上的一蹴而就,而是堅持市場為主、政府引導,政策效果以未來四年時間作為維度進行評估。後續在進行相關標準提升時,要防止以過高標準「倒逼」更新,要統籌考慮企業承受能力和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固然是要擴大內需,但更是要讓企業發展得更好、讓居民生活得更幸福。在政策落實過程中,務必防止操之過急偏離正確軌道,時刻不能忘了行動是為了什麼而出發。

九派評論投稿郵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