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2月28日)亞市盤初,美原油窄幅震蕩,目前交投於78.40美元/桶。油價周二上漲超過1美元,創新逾一周新高,因有消息稱OPEC+正在考慮將石油自願減產行動延長至第二季度,以提供更多支撐。
布倫特原油期貨周二上漲1.12美元,或1.4%,報每桶83.65美元;美國原油期貨周二上漲1.29美元,或1.7%,報78.87美元,盤中最高曾觸及78.95,為2月19日以來新高。
2023年11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其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盟友組成的OPEC+聯盟同意在今年第一季度自願減產總計約220萬桶/日,其中沙特將延長之前已經在進行的自願減產。
兩位消息人士表示,減產行動甚至可能會持續到年底。
OPEC+消息人士表示,OPEC+將考慮將自願減產協議延長至第二季度,為市場提供額外支持。
消息人士還表示,OPEC+尚未正式討論這一問題。有關延長減產的決定預計將在3月的第一周做出,預計各國將宣布各自的決定。
BOK Financial高級交易副總裁Dennis Kissler說:「我們將看到一些供應緊張的情況。」
「OPEC希望布倫特原油價格在每桶80-90美元的中段,也許每桶85美元左右,「Kissler補充說。「如果我們維持在這個價位以下,他們將一直減產到年底。」
以色列、哈馬斯、以及卡達的調解人,都對加沙停火的進展持謹慎態度。此前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他希望到下周一以色列和哈馬斯在加沙實現停火。在公開場合,以色列和哈馬斯繼續在停戰的最終目標上採取截然不同的立場,同時指責對方拖延了談判。)這從供應側給油價提供支撐。
國際航運巨頭馬士基航運集團2月27日聲明稱,客戶應做好紅海海運中斷將持續到下半年的準備,並在供應鏈規劃中考慮延長運輸時間。馬士基表示,已增加約6%的船舶運力,以抵消因非洲周邊轉運時間延長而造成的延誤。這無疑增加了原油的運輸價格。
Argus Media首席經濟學家David Fyfe表示,在胡塞武裝襲擊紅海的背景下,供應鏈瓶頸加劇,運費上漲,這意味著將全球通脹率降至2%或更低所需的時間可能比預期更長。
Fyfe稱:「關於加沙衝突可能得到解決的樂觀聲音不絕於耳,但沒有真正明確的跡象表明這些供應鏈瓶頸會很快得到緩解。抗擊通脹的最後一公里可能是最困難的,紅海事態發展也不會讓這一點變得更容易。」
Fyfe認為,由於各國央行只會逐步降低利率,因此貨幣政策在未來數月內可能仍將保持限制性。
調查顯示,預計美國上周原油庫存將增加約270萬桶,預計餾分油和汽油庫存將下降。最新的API數據顯示,美國上周原油庫存大增842.8萬桶,超過市場預期的180萬桶,不過,API汽油庫存減少327.2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