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用將拿下重葯控股,醫藥流通行業格局改變

2024年中國醫藥流通行業會有很大的變化。


2月5日晚,重葯控股、中國醫藥同時公告,重慶化醫控股正在與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開展重慶醫藥的戰略整合事宜,此次整合或將導致重葯控股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進而可能會帶來與中國醫藥的同業競爭。


重葯控股的控股股東原本是重慶化醫控股的全資子公司重慶醫藥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持股38.47%。2019年時,重慶醫藥健康產業公司出讓49%的股份,引入了中國通用及其關聯方。形成了重慶國資企業化醫控股和央企中國通用共同控股重葯控股的局面。


重葯控股前身是成立於1950年的國葯西南區公司,是業內赫赫有名的醫藥流通龍頭。中國通用旗下的中國醫藥也是知名流通企業。2022年,以藥品批發主營業務收入排序,重葯控股和中國醫藥分列第5位和第10位。


業內預計,如果中國通用控股重慶控股,將使得重慶醫藥集團併入央企體系,重葯控股和中國醫藥的流通業務可能面臨資產整合。兩兩聯合將可能超過九州通,成為中國醫藥商業第四極。


兩家上市公司公告稱,本次戰略整合事項尚處於籌劃階段,方案尚未確定,最終能否獲得主管部門的審批存在不確定性。


中國醫藥逐步做強


央企中有「醫藥三巨頭」的說法,其中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主要在醫療領域見長,但在醫藥商業上遠比不過國葯集團和華潤。


中國通用的醫藥商業板塊上市公司全稱是中國醫藥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總公司,1999年併入中國通用,當時主要做中藥、保健品的國際貿易生意,國內業務量不大。


2009年,中國通用斥資8000萬元收購華立系的華立九州,拿下其中藥材等流通業務放入中國醫藥,這才在國內醫藥商業行業有一方地位。


2022年3月,憑藉國際貿易優勢,中國醫藥接下輝瑞新冠葯Paxlovid的國內獨家代理。因為這家公司名氣不如國葯,又和國藥名字相近,還鬧出了不小的烏龍。當時國葯不得不發函澄清:「在中國大陸市場進口和經銷Paxlovid的企業和國葯集團無關係」。


也是這一年,在藥品批發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排序中,中國醫藥首次擠入第十。第一名是國葯集團旗下的醫藥商業公司國葯控股,上藥列第二,華潤醫藥排第三。


此番中國通用控股並拿下重葯控股的流通業務,必然會追趕一大步,縮小跟國控、華潤的差距。


中國通用拿下重葯控股也是分了兩步走。2019年11月,中國通用即子公司中國醫藥合計出資41億元收購其控股方的49%股權。


近兩年,中國醫藥和重葯控股間因此出現了一些關聯交易,2022年實際發生額超過2.6億元。


行業大洗牌


重葯控股雖然偏於西南一隅,但在業務上完全不弱。


重葯控股的前身是成立於1950年的中國醫藥公司西南區分公司,和一些國有地方醫藥商業龍頭類似,經歷了分拆、重組之後一步步壯大,目前是隸屬於重慶市國資委的地方國企,以西南地區為大本營,逐步布局全國。


2019年中國通用入股之後,重葯控股實施了多筆併購,包括收購天士力醫藥營銷集團、四川人福醫藥有限公司等,業務觸角近一步擴張。


截至2022年三季度,重葯控股的銷售網路已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擁有全級次分子公司200餘家。2023 年上半年,公司在重慶市外收入佔比已經到了67%,在重慶、四川、青海、陝西、甘肅、貴州、寧夏等地區具有較明顯的優勢。


這樣的格局就和中國醫藥形成了互補,中國醫藥的優勢地區在北部、東南部,西南地區布局較少。


目前,中國醫藥和重葯控股手中都還有一部分醫藥工業資產,是醫藥製造、銷售一體化的企業。如果中國通用全面控股重葯控股,非常有可能將兩家公司的醫藥工業、商業板塊進行重新劃分,形成一個醫藥工業上市公司加一個醫藥商業上市公司的局面,兩頭開花做大做強。



巧合的是,公告前,證監會剛剛召開支持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座談會,鼓勵抓住機遇注入優質資產、實施兼并整合,提升投資價值。


這方面有過先例。此前,中國通用就曾履行承諾,在5年內將其旗下的相關機床資產,注入其控股的上市公司瀋陽機床。


不管哪家公司成為中國通用的醫藥商業平台,這家新公司一定會緊隨國葯、上藥、華潤,力圖成為醫藥商業第四極,改變國內醫藥流通的格局。


撰稿丨李傲

編輯|江芸 賈亭

運營|廿十三

圖源|視覺中國


聲明: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