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湖南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位於湖南省中南部。全市轄5個區、5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總面積15310平方千米。衡陽市是中南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衡陽2023年GDP為4190.87億,增長5.3%。現在我們一起來看衡陽各地的經濟表現。
耒陽市(465.50億)和常寧市(446.84億)兩地GDP均在450億左右。兩地的GDP總量差距相比2022年進一步拉大,不過仍然處於膠著狀態。耒陽憑藉6.2%的增速繼續保持著在全市的領先。先進位造、循環經濟、紙品和童車為主導產業是耒陽發展的基礎。
衡陽縣(426.22億)和衡南縣(425.15億)兩地GDP均在420億級別。兩地2023年的GDP總量差距進一步縮小。衡南2023年的經濟增長為6.0%,超過衡陽的5.2%,為在總量上追趕衡陽奠定了增長基礎。衡南憑藉電子信息和電力裝備製造、農產品精深加工、建築業物流業雙總部經濟等產業格局快速發展,為衝擊全市經濟前三甲做足準備。
祁東縣(355.12億)和衡東縣(349.25億)兩地GDP均在350億左右。兩地之間的差距較小,未來的競爭也將會十分激烈。兩地的增長分別為6.2%和6.0%,均表現了較好的增長態勢。
珠暉區(315.87億)和蒸湘區(308.68億)兩地GDP均在310億左右。珠暉區增長3.9%,蒸湘區增長3.8%,兩地的增速均低於全市表現,且表現位居全市下游。珠暉的機械裝備製造業、數字經濟產業、鹽滷化工產業和能源產業等產業是其主導產業,繼續圍繞這些產業不斷推動經濟增長是珠暉的主要發展方向。
高新區(289.27億)、石鼓區(267.26億)、雁峰區(218.93億)、衡山縣(212.69億)四地GDP均在200億級別。其中高新區總量依舊未能達到300億,甚至相比去年還略微下降。高新區的實際增長僅為1.3%,還需要進一步提升。雁峰和衡山兩地的增長分別為7.1%和6.5%,增速表現出色,進一步鞏固了其在二百億級別的位置。輸變電產業是雁峰區的主導產業,繼續圍繞該產業壯大經濟規模是雁峰區經濟增長的基石。
南嶽區(58.15億)和松木園(51.92億)兩地GDP均在50億級別。兩地的經濟總量相比其餘地區有較大差距。
衡陽各級別之間的經濟差距並不大,相互的競爭也較為激烈。對於衡陽各地2023年的經濟表現,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