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低價競爭,中小商家如何從電商下半場賺到錢?

來源 | 東哥解讀電商

作者 | 李成東、金珊

引言:低價是零售平台核心競爭力,只讓商家參加價格戰,但不能讓商家在低價中實現盈利顯然也是不可持續的。

回首2023年,低價成為電商的主命題,尤其是在消費信心不足的大環境下,軍大衣成了加拿大鵝平替,曾被中產鄙視的速溶咖啡也成了消費新寵。各大平台紛紛推出自己的低價心智策略,而淘天集團更是All in低價,策略不斷,意在重塑淘寶的低價心智。

當下,電商流量無限逼近天花板已成為行業共識,2024年電商存量市場的內卷也將會更加激烈。拼多多靠微信的社交流量崛起,抖快通過短視頻直播流量崛起。阿里和京東的傳統貨架電商,自然不甘落後,持續加碼直播和內容化,增強用戶粘性,穩住流量池。但從長遠來看,電商平台之間的競爭,核心還是要看價格力。

十年前的天貓雙11還做過全場半價的活動。只是之前平台競爭並不激烈,當時的阿里和京東競爭主要還是和線下零售商爭奪消費者。現在淘天啟動價格力的競爭,對自身而言,是一場流量重新分配的自我革命,對商家而言,也是倒逼商家優化成本效率,通過低價要用戶增長和復購。

從9塊9包郵到6塊9、3塊9甚至1塊包郵的2023年,電商平台不斷試探價格底線。作為中國電商的拓荒者,擁有最多用戶群體的淘寶也深度參戰,從年初的星級價格力,到618時上線「淘寶好價」頻道,再到歲尾的雙12改名「年終好價節」,低價,成為貫穿淘寶過去一年始終的核心命題。整年酣戰,從商家到用戶,對淘寶價格力感知如何?平台低價競爭的中小商家,如何應對行業的新趨勢?

低價是零售的核心

一句「不是羽絨服買不起,而是軍大衣更有性價比」讓「性價比文學」在社交平台上爆火,也掀開了新的消費趨勢。線下2元麵包店火爆,折扣店成為新「頂流」;線上電商價格戰也如火如荼。價格看起來好像從未被擺到如此重要的位置當中。

十幾年前我們說電商的崛起的價格優勢,是因為比線下更少的房租,還省去了門店的裝修費,更低的人力運營成本。淘寶雙十一大促節的誕生,匯聚全網注意力,形成年度最大流量池,攤薄商家拓客成本,實現用戶購物優惠,商家擴大生意規模的目的。這也是雙十一能長盛不衰的關鍵。

那麼淘寶為什麼要做低價?這不是一個問題,因為淘天佔據中國電商半壁江山,沒有價格力做支撐是不可能存在和持續的。而在淘天平台的商家如果沒有價格力作為支撐,也很難在淘天平台上獲得發展。

當有全新的低價模式進入市場,佔領用戶的心智,也會引來效仿者。行業競爭激烈,就會有參與者選擇服務、物流、體驗等方向來進行差異化競爭。這些最終會帶來成本上升,價格的增加。此時就會有更創新低價模式來推動新一輪的渠道改革。

正如節日大促的低價更多是品牌商品的狂歡,不會損傷品牌的價值,造成破價。產業帶商品滿足了消費者日常對品質和低價的需求。阿里巴巴2023財年年報顯示,過去一年淘寶新增商家512萬個,以中小商家為主流。從品牌到中小商家,2023年掀起新一輪的入淘潮。

淘天的價格力,首先要解決優質低價供給,就是要擴大產業帶招商,源頭廠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這是價格力的基礎所在。其次低價得讓消費者看得到摸得著,在搜索展現流量權重要加大比例。就如去年618期間,淘寶將「好價頻道」置於APP核心位置,是樹立平台低價心智的重要動作。

電商平台的價格力競爭已經是明牌了,對於商家來說,厚此薄彼的策略也需要重新思考。淘寶的確是超過20年的電商老兵,但年齡大,不代表模式老,貨架電商的流量精準和高效,是興趣電商難以企及的——每一個逛淘寶的,都是揣著錢夾子的。在這樣一個場子里,只要你價格到位,用戶從種草到拔草的鏈路,是最精簡的。

用戶為先和商家利益之間的「最優解」

在商品供給過剩的狀態下,價格競爭無法避免,價格戰下的商家真的無法賺到錢嗎?順應趨勢,改變策略,也能找到新的策略和機會。

以價換量,以量換利的玩法在淘系生態中仍然行得通。產業帶商家已經開發出成熟的玩法。

主攻寵物用品的瓜洲牧旗艦店可以說從誕生那天起就在打性價比。背靠「世界超市」義烏,瓜洲牧店鋪可以做到品牌的豐富性和成本控制,實現每周3-5款的速度上新,100餘款價格力商品,日均發貨25萬件。

寵物用品品牌瓜洲牧創始人周俊男

創始人周俊男將打法概括為,性價比商品吸引更多用戶進店,帶來更高訂單轉化率和筆數,從而撬動更多免費流量,形成正向循環,「我們看的是一個整體,日均5萬的訂單,只要維持這個體量,快遞費、倉儲人效,是可以節約很大一筆費用的。」

淘寶的價格力工具無疑放大了店鋪的性價比優勢。店鋪上線貓窩作為價格力產品,新鏈接已經成為搜索行業第一。為了接住新流量,店鋪把商品關聯度高的產品放在一起,做組合sku進行銷售,比如貓砂盆+貓砂、貓咪玩具5件套。客單價也能提高,獲取一定的利潤。同時結合店播講解提高訂單的轉化率。組合拳的作用下今年雙11店鋪營業額增長了30%。

價格力工具的門檻也並不高,哪怕是淘寶新店也可以合理利用,實現快速起店。一家主營保暖內衣的淘寶新店店主猴哥表示,他通過淘寶星級價格力工具2個月實現了60萬的銷量。店主猴哥此前做線下批發積累了本地工廠資源,議價更輕鬆,物流更快,溝通成本低。藉助靠近產業帶優勢,猴哥店內多款內衣獲得四五星級價格力。星級價格力,是淘寶2023年初上線的價格管理體系,星級越高,越能獲得更高的免費展現流量。這意味著,淘寶以減少直通車收入為代價,換取賣家降價主動性。

只要降價就有流量,流量成本降低,也支撐了總利潤的提高。上線一件加絨加厚的保暖弔帶,首先,通過參與「新店開業大酬賓」,上架兩三天積累了五十多件的基礎銷量。然後,通過達人直播助力產品打爆。平台當時對新店有達播扶持,不需要付費,上了六次直播間,每次都賣了兩百多件。有了基礎銷量的積累,我們參與競價活動期間,拿到了五星價格力的標籤,在前台有「全網低價」的標籤。這件商品已經成為四星商品,月銷達到幾千件。

店主猴哥說道,「一件產品在沒有參加價格力之前銷量是100件,每件利潤是10塊錢;提高價格力之後,帶動流量進店,銷量會變成200件,雖然利潤可能比之前一件減了3塊錢,但銷量翻倍了,總利潤還是提高了很多。」

對品牌商家而言,盲目的價格戰難免損害品牌價值,導致破價。設置低價商品可以引流,撬動更多潛在用戶。

2013年,通過淘寶代理賺得第一桶金的董飛躍創立了自己的運動品牌YOTTOY。經過幾年坎坷發展,品牌已經成長為天貓瑜伽品類的TOP1,還獲得了劉濤、谷愛凌等明星的喜愛。

為了生意獲得更大增長,破圈成為最主要的需求。董飛躍想要觸達下沉市場,輻射更多人群,增加市佔率。「五星價格力」機制發現了不一樣的玩法。

拉力器是常用的運動器械,同類產品很多,價格便宜。購買拉力器的消費者也是瑜伽服的潛在用戶。品牌YOTTOY將原價29元的拉力器降價到19塊9,被平台成功賦五星後,月成交額增長3至4倍。通過這樣的低客單產品,吸引更多用戶進店,促動他們復購或套購更高價值的其他產品,例如瑜伽墊、瑜伽服。

單品價格力等級被標記為四到五星後,對鏈接有流量加權。店內一款熱銷瑜伽墊,平時一天賣20件左右,突然之間,單日搜索量從60增加到900,單日銷售額也上升到100件。YOTTOY店鋪粉絲原有80萬,現在已經接近100萬,五星價格力的機制讓每天粉絲增長速度提升了20%。

這是利用淘寶星級價格力策略獲取生意增量的典型案例。不只是旗艦店、老店,不少淘寶新店也見證了「降價就有流量」。

電商下半場,從流量到留量

用低價產品充當引流的鉤子發現潛在用戶,再用私域、客服、直播等工具形成組合拳增加復購,這是一條在商家端得到驗證的商業新通路。對淘天來說,商家以降價換流量雖然減少了平台的廣告收入,但卻為平台帶來了低價心智以及用戶留存。

電商運營的本質是流量/用戶管理。流量越來越貴的今天,能賺錢的商家越來越注重老客復購的價值。

數據顯示,一個商品每吸引的一位訪客,都會給店鋪內其他商品帶來0.4到1個流量。一個價格力產品的連接如果能夠帶來1000位訪客,也會給店鋪內其他商品帶來400到1000的流量。如果商家要利用淘寶直通車達到類似效果,按照平均用戶點擊費用2元,相當於節省了800到2000元的成本。

引流產品的讓利相當於是另一種付費推廣。電商行業的增長神話正在褪去,比起單純的GMV指標,商家和平台未來的健康經營是更值得關注的指標。

過去在消費者端,淘寶的低價可能要通過滿減、折扣、88VIP等多種方式來實現。對商家而言,也需要適應平台的流量機制和玩法來給商品引流。低價提高了消費者購買的積極性,降低了商家的引流門檻。

價格競爭不是某一天的,這將是未來一個持續的過程。隨著淘寶鼓勵更多中小商家的進入,會帶來更多低價供給。之前低價商品在消費升級中,被演算法「排擠」。但淘系生態近一年流量機制的改變,低價商品的流量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傾斜,這將有利於提高淘寶APP的用戶活躍度。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3年10月24日雙11預售當天,淘寶APP活躍用戶數達5.07億,DAU同比增幅超5%,雙11全周期內,淘寶實現了用戶規模、總訂單量和GMV的全面增長,其中,用戶規模首次突破8億大關。12月14日,高盛發布的中國互聯網月度報告顯示,雙十一期間淘寶活躍用戶數和用戶時長均有7%的高基數增長。電商群體也有感知,高舉價格力的一年,他們能明顯感受到用戶的回歸,說明低價心智已經重新夯實。在去年淘寶的五大戰略中,私域、內容化、物流、直播這四大戰略,一定程度上也是為淘寶的價格力戰略護航。

對淘寶來說,未來或將逐漸弱化大促模式,抬高日銷比重,讓平台從大促時才優惠逐步向「天天低價」轉身。後半年來,我們發現淘寶平台上打標「天天低價」商品已越來越多,這一標誌意味著該商品不僅在淘內,而且在全網平台具備競爭力——這是一場全天候的低價競爭。

用戶要低價,商家要利潤,新的一年,平台間競爭無疑將更為白熱化,淘寶在流量分配上將如何取捨,又將是一場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