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分析機構Interbrand公布《2023年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小米以第87名,另一家科技巨頭則僅位於第92名,這意味著小米已成為最受國際分析機構認可的中國科技企業。
小米獲得國際分析機構的認可,在於它更加國際化,它的手機出貨量有近八成在海外市場銷售,這與其他國產手機品牌超過半數在國內市場銷售有巨大的區別。
小米還有諸多產品諸如電視機、小米手環等產品在國際市場銷售,在這些產品的支持下,小米公司有近半數營收來自海外市場,依託於在國際市場銷售產品,小米品牌在國際上也更具知名度。
由於在國際市場銷售產品,小米手機業務發展得更加穩定,今年三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排名顯示,小米和傳音成為前五大品牌當中唯二取得增長的手機品牌,其中傳音更是首次進入全球前五名,其他幾家曾進入全球前五的國產手機品牌則被擠出前五名。
導致全球手機品牌排名出現如此變化,在於中國手機市場的出貨量連年下滑。2016年中國市場的手機出貨量達到4.7億部,2022年跌穿3億部至2.85億部,今年上半年進一步下跌至1.24億部,預計今年中國市場的手機出貨量將跌穿2.5億部。
隨著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的下跌,中國市場手機出貨量佔比也在快速下滑,從早年佔全球手機出貨量33%,2022年佔全球手機出貨量的比例僅為24%。
中國市場的手機出貨量下滑幅度大於全球市場,2015年全球市場的手機出貨量達到15億部,2022年的出貨量跌至12億部;其中中國市場同期的出貨量下滑了1.85億部,占同期全球手機出貨量下滑3億部的比例達到六成多點。
國內市場的手機出貨量下滑,自然導致依賴國內市場的國產手機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市佔率不斷下滑,早期國產手機品牌曾直衝兩成,如今紛紛往一成的市佔率下沖。
國產手機品牌也從早年挑戰蘋果和三星的勢頭,到如今與蘋果和三星的市場份額差距逐漸拉大,蘋果的市佔率往兩成沖,三星則穩住兩成以上的市佔率,如今三星已連續13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品牌,只要三星明年保住全球手機老大的地位,三星就將超過諾基亞成為稱霸全球手機市場最長的手機品牌。
從三星和蘋果也可以看出,它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較小,其中三星在中國手機市場的市佔率已低至1%,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三星稱霸全球市場,顯示出它們不依賴中國市場反而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穩住陣腳。
這些事實說明,中國手機品牌如今需要更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依託於全球大市場才能更好地站穩腳跟,而過於依賴國內市場的國產手機品牌終究難以長久,這可能也是Interbrand認為小米更具品牌價值的原因,而依賴國內市場的國產手機品牌價值則在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