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郭玟君
11月1日,由《中國基金報》主辦,信達澳亞基金、泓德基金、橙新聞特別支持的「AI驅動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2023中國基金報金融科技論壇」在中國香港舉行。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港中基協)會長,博時基金(國際)有限公司(博時國際)行政總裁連少冬應邀出席並致辭。
她表示:「港中基協非常欣喜與榮幸地看到,港中基協的呼籲和方案得到了香港特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認可,設立基金銷售平台正式列入2023年《施政報告》,將在明年完成籌建。協會必將竭盡所能,助力特區政府完成施政規劃,為香港打造一個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金融基礎設施,推動行業不斷升級轉型、逐步脫媒,徹底激發香港資管行業底層活力。」
強化科技賦能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連少冬表示,強化科技賦能,是當前金融業發展的時代主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作為目前最受關注的前沿科技,日益成為引領世界發展的新興驅動力,同時也已經成為推動金融行業創新和變革的重要力量。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其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在推動金融機構做好風險評估、優化投資決策、提供個性化服務、提高反詐能力、加強監管合規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這些應用不僅提升了金融機構的競爭力,也為廣大投資者和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金融體驗。
連少冬說:「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七一視察香港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10月31日剛剛在北京閉幕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再次指出,要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強調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她指出,長期以來,香港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探索科技賦能,積極推動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著力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10月25日,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重大舉措。其中就包括設立全新的綜合基金平台以及推出資助計劃,支持綠色金融科技的概念驗證測試,推動開發科技方案,打造香港成為綠色金融科技樞紐。這些措施的出台,必將進一步推進香港金融科技發展,讓香港擁有一個更加充滿活力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而AI技術必然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連少冬表示,本次論壇圍繞「AI驅動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這一極具時代性、前瞻性和戰略性的議題,匯聚各界頂尖專家學者、金融工作者和科技創新者,共同探討AI驅動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和策略,分享最新成果和應用案例,探討前沿技術趨勢以及風險挑戰並尋求解決方案,必將為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的創新與發展、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做出重要貢獻。
港中基協持續推動金融科技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連少冬說:「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始終立足自身專業特點,圍繞特區金融發展建言獻策,努力在推動跨境理財通發展、強化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建設、完善公募基金生態系統及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
港中基協自2021年起積極向特區政府及各監管單位提議,進一步加強基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維護金融安全,提升行業的數字化水平與效率,以互聯網金融為手段進行增量改革,進一步釋放資管行業底層活力。
據連少冬介紹,港中基協還主動牽頭制定以市場中立的港交所與深交所子公司深圳通為載體籌建與運營香港基金銷售平台建設方案,旨在打造一個以安全、高效的方式實現基金申贖與結算的一站式接入平台,解決市場現時的痛點,並在未來將支持跨境理財通與基金互認,服務跨境與大灣區,全方位提升香港金融發展數字化水平。協會非常欣喜與榮幸的看到,協會的呼籲和方案得到了特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認可,設立基金銷售平台正式列入2023年《施政報告》,將在明年完成籌建。
連少冬表示,協會必將竭盡所能,助力特區政府完成施政規劃,為香港打造一個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金融基礎設施,推動行業不斷升級轉型、逐步脫媒,徹底激發香港資管行業底層活力。此外,協會還將圍繞《施政報告》提出的相關舉措,聯動廣大成員單位的力量及優勢,促進資管產品的多元化、大力發展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積极參与互聯互通機制,助力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連少冬說:「在此過程中,我們將藉助今天論壇的智慧和力量,進一步探索AI在平台建設乃至在港中資資產管理機構專業能力建設中的功能與作用,著力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積極服務香港乃至全球的金融行業更加繁榮和可持續的發展。」
金融行業應積極審慎擁抱AI大模型連少冬指出,以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AI等為引領的創新科技,正在改寫傳統金融業務格局和發展模式,還將深刻改變金融業態,成為未來金融發展的制高點。無論是金融機構工作效能的提升,還是廣大用戶獲得金融服務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都離不開金融科技的良性發展和關鍵支撐。隨著數字技術日益成熟,消費者需求日益多元,加快金融科技發展、深化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道必答題。
一年前,ChatGPT橫空出世,引爆了新一輪AI革命,加速智能化時代的來臨。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行業大模型已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金融行業作為智力密集型行業,更應積極擁抱AI大模型。
連少冬表示,首先,AI大模型可以幫助資管機構進行風險管理和資產配置。通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和建模,AI大模型可以識別出潛在的風險因素,並提供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同時,AI大模型還可以根據投資目標和風險偏好,優化資產配置。
此外,她指出,AI大模型還可以幫助資管機構提升客戶服務和個性化投資體驗,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科技的參與比重在上升,而人的勞動比重在下降,但人的勞動價值在提高。在AI助力下,人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做更有創造性的事情。
當然,連少冬說:「AI大模型並不是萬能的,目前大模型更適合總結過去存量的信息,在預測未來的有效性上仍在探索階段。同時,在合規風險比較大、比較敏感的領域,對大模型的應用要有相應的風險管控措施安排。」
在這樣的情形下,連少冬認為,人機協同非常重要,業務專家的推理與AI大模型的提示需有機結合在一起,共同應對挑戰以及為金融行業發展保駕護航。
港中基協將多舉措培育AI+金融複合型人才連少冬同時表示,AI與金融結合,勢必增加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港中基協將積極聯合會員單位,共同推動行業內的人才培育和人才儲備。
一方面,連少冬說:「協會將通過內部培訓和外部合作,提供AI和金融科技的培訓課程,幫助會員單位提升相關技能和知識水平。我們也計劃積極與其他行業和領域進行合作和交流,促進不同領域的人才交流和知識共享。」
另一方面,連少冬表示,協會將持續推動香港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以AI為首的新技術在行業內的運用,將更多的基礎能力固化到金融基礎設施之中,提供中心化的服務、減少重複建設,優化行業資源配置,推動行業價值鏈提升。同時也鼓勵會員單位參與創新實踐和項目經驗。
連少冬說:「總的來說,協會將通過培訓、引進、實踐和合作等方式,加強會員單位對AI的認知,發揮行業引領作用,以適應AI與金融結合的發展需求,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艦長
審核: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