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官宣:支持江門建設珠江西岸新增長極,沿海經濟帶的江海門戶

江門,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總面積9535平方公里,擁有482.22萬常住人口。一直以來,江門都是一個比較低調的,可誰都知道,珠三角地區並沒有弱旅。

在今年的8月26號,廣東省人民政府是批複了《江門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官宣支持江門建設珠江西岸新增長極,沿海經濟帶的江海門戶。這對於江門市來說,是一次很大的機遇,江門為何如此受到重視呢?它的底氣是啥?

江門一直以來都在支持工業發展,首先就是抓「大產業」發展,提升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重點推動現代農業與食品、輕工紡織、先進材料三大支柱工業發展,目前,這三大產業集群都邁上上千億台階。

其次,加快「大平台」建設,已經先後建設3個先行啟動區和11個產業園區,打造「萬畝千億」產業大平台。

最後,實施「科技引領」和「工業振興」兩大工程,是大大推動了工業發展。在2022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了3407家,這一年的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利潤也有174.97億元,成為拉動江門市經濟發展的一大動力。

這些年,江門市也一直在重視招商引資發展,在今年7月,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還印發了《江門市推進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早在2022年,江門市的招引成績就十分顯著,全年的招引規模是首次突破1800億元,增長了17.9%,為江門市的經濟發展,做出了持續貢獻。

江門也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交通體系,鐵路、航運、公路,江門是應有盡有。從鐵路來看,廣珠鐵路廣珠城際鐵路江湛鐵路是貫穿全境,一方面是大大縮短了與廣州的來往時間,有望發展成為廣州重要的衛星城市,另一方面,成為溝通非珠地區,提高珠三角地區的重要樞紐。

對於人才,江門一直是珍惜的,對來到江門就業定居的高端人才,是給予大量補貼,比如住房補貼、出行補貼和一次性獎勵等,對於人才的吸引上,江門市是陸續出台了很多政策,為全市產業走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今年上半年,江門市的GDP是達到了1826.69億元,處於全國第81。可以說江門市是完全有經濟實力建設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江經濟帶的江海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