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500強名單發布,這家粵企研發居榜首

9月20日,作為2023世界製造業大會重要活動,2023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合肥舉行,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在論壇上發布了「2023中國企業500強」名單及其分析報告。今年「500強」規模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營業收入總額達到108.36萬億元,資產總額達到399.77萬億元,分別較上年「500強」分別增長5.74%、7.31%。

千億級企業持續擴容

記者梳理髮現,2023中國企業500強入圍門檻為469.98億元,比上年增加23.73億元,企業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數量增至254家,凈增10家,千億級企業佔比首次超過50%。其中,16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1萬億元,國家電網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營業收入超過3萬億元,中國建築的營業收入超過了2萬億元。

在盈利方面,2023中國企業500強累計實現凈利潤42938.90億元,比上年500強減少3.80%,同期美國500強和世界500強的凈利潤分別減少了14.97%和6.49%。2023中國企業500強資產利潤率為1.07%,比上年下降0.13個百分點;凈資產利潤率為8.14%,比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

在研發投入與研發強度方面,累計投入研發費用15786.88億元,比上年增加了1312.21億元,增幅為9.07%;平均研發強度呈持續提升態勢,創下1.85%的新高,比上年「500強」提高了0.04個百分點;在專利方面,累計申報專利總數188.53萬件,專利申報數量比上年500強增加了21.73萬件,增長了13.03%。

哪些行業入圍企業數量多?根據分析報告,2023中國企業500強中,製造業264家、服務業164家、其他行業72家,入圍企業數前三的行業依次是黑色冶金(47家)、房屋建築(26家)、一般有色(24家),其中,電力電氣設備製造、通信設備製造業等行業入圍企業數量增加;黑色冶金、房屋建築、住宅地產等行業入圍企業數量減少。

粵企入圍數僅次北京

哪些地區入圍數量最多?本次入圍企業分布在29個省份(省、自治區、直轄市),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的入圍企業數分別為365家、56家、74家、5家,入圍企業數量排名前十的省份為北京(80家)、廣東(56家)、浙江(53家)、山東(42家)、上海(30家)、福建(23家)、河北(22家)、四川(15家)、湖北(14家)。

入圍粵企表現如何?記者注意到,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等粵企進入到前50強,而華為以1614.94億元的研發費用、25.14%的研發強度奪下500強企業研發投入、研發強度第一名,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445.86%的凈利潤增長率位居2023中國500強凈利潤增長率第三名。

在「中國企業500強」名單中,有48家新入圍或重新入圍企業,新晉企業有3家來自廣東,分別是優合產業有限公司(404名)、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412名)、深圳理士電源發展有限公司(492名),其中優合產業有限公司以8031萬元的人均營收成為2023中國500強人均營業收入第十名。

專家建言:乘「數」而上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分析稱,從入圍的廣東企業來看,其優勢包括了規模優勢、文化優勢和創新優勢;廣東企業起步較早,很多企業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發展,藉助國內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完整的供應鏈,以規模效應打造起自身的競爭優勢。

「在打造文化優勢方面,廣東尤其是廣州是中國對外貿易最早的窗口,廣東有很好地融合文化,對外開放方面更加主動,更早地引入了全球先進的企業管理方式,對外經商文化,也讓廣東很好的打開了海外市場。」盤和林表示,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廣東企業在創新研發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研發強度和研發效率不斷提升。

盤和林建議,接下來,廣東企業應該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繼續加大力度發揮上述優勢,同時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下一階段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數字經濟發展還需要在數據要素市場、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上加以強化,一方面在軟環境上激勵數字化轉型的機制體制,要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給予激勵和融資支持,一方面在硬環境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如新基建,包括算力供給、通信供給、電力供給等。」

文 |記者 許張超 孫晶圖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沈釗

校對 | 桂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