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者 杜一用
福州的半年報可謂喜憂參半,喜的一面,經濟增速雖然只能排到省內地市的第三位,經濟總量卻依然穩坐頭把交椅。憂的一面,國有企業、股份合作企業和集體企業斷崖式失速。
2023上半年福州GDP 5781億元,實際增速4.5%,比同是萬億城市俱樂部成員的泉州高出31億,體量在福建九地市中居於首位。其中,規上工業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2%。但實際使用外資在一季度下降49.4%的情況下,二季度降速雖然大幅放緩,上半年降速仍然達到23.1%。
工業是一座城市的基礎,福州上半年經濟增速有限是有原因的。在工業門類中,有幾項指標看起來觸目驚心:規上工業增加值國有企業下降93.1%,股份合作企業下降75.7%,集體企業下降41%;銷售產值同樣令人揪心,國有企業下降88.9%,股份合作企業下降88%,集體企業下降41.7%。
此外,外資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門類中,工業增加值下降11.6%,銷售產值下降14.8%;其它類型企業,工業增加值下降17.6%,銷售產值下降16.4%,工業出口交貨產值下降13.4%。規上工業產銷大面積失速。
福州國有企業、股份合作企業和集體企業的失速在2018年初現端倪。2017年三個類型都還保持著正增長,2018年集體企業開始出現失速,工業增加值下降了12.5%;2019年集體企業轉為正增長,股份合作企業則下降了36%;2020年集體企業繼續保持正增長,股份合作企業則繼續下降了36%;2021年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分別下降了1.8%和9.8%,股份合作企業卻保持著17.1%的增長。此前三個類型此起彼伏,2022年全面失速,對應的工業增加值分別下降了19.7%、69.2%、3.8%,銷售產值分別下降了9.6%、88%、2.3%。
在福州2022年的經濟結構中,一二三產的比重分別為5.6%、37.8%、56.6%,經濟增速4.4%。2023上半年幾大工業類型出現斷崖式失速,一產的變化對福州GDP的影響微不足道,工業門類大面積失速的數據表明,福州經濟增長並非靠工業拉動,增長動力來自於三產。事實上也是這樣,2022年福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2%,今年上半年5.2%,增速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