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成都青白江1-6月外貿「很拼」 同比增長53.2%



中國經濟新聞網成都訊(張麗 通訊員吳靜 )今年1—6月,青白江區預計完成進出口貿易額180億元,同比增長53.2%。「青白江外貿,真的很拼!」拿著手裡的半年度外貿成績單,青白江區國貿和物流局相關負責人感慨。

外貿持續穩定增長的背後,是政策、通道、開放的疊加效應。

新政策加持,競爭優勢日漸凸顯

國際貿易已經成為推動青白江區經濟發展的新支柱,一些外貿「新政策」的紅利逐步釋放,保障了外貿營商環境和貿易主體穩定運行。

今年2月,成都市政府出台《關於支持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水平開放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要推動「四川造」「成都造」特色產品依託國際班列拓展國際市場,加強金融支持,加密區域合作,打造「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爭取更多國家級示範試點落地青白江區,進一步提升經開區開放能級。

「新政策推出後,我們首先重點發展大宗商品貿易,構建融合供應鏈金融的大宗貿易生態體系。其次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穩定開行跨境電商專列,依託京東亞馬遜eBAY等鏈主企業實現跨境電商聚合發展。同時,一些與汽車商品相關的外貿平台正在打造,這也成為促進當地外貿發展的發力點。」區國貿和物流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上半年,青白江連續成功舉辦整車貿易全球行中東站和寮國站活動,進一步打造成都國際鐵路港汽車產業競爭新優勢。

據悉,1——6月,整車進出口13500輛,同比增長252.94%。

新通道帶來的新突破

2023年4月,烏茲別克的綠豆經霍爾果斯轉關抵達成都鐵路場站,這是成都國際鐵路港首次通過中亞鐵路從烏茲別克進口綠豆,全面打通了中亞糧食進口通道,實現了進口糧食渠道的新突破。

據本次貨物進口商——新疆阿拉山口維斯塔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王凱彬介紹:「從撒馬爾罕到成都,正常運行時間僅10餘天,時效快,安全性也很高。」

無獨有偶。2023年5月,3櫃雞副產品通過中歐班列抵達成都。新冠疫情「乙類乙管」後,成都國際鐵路港進口肉類冷鏈業務在全國率先重啟,進一步刺激進口冷鏈食品消費活力。

今年以來,成都國際鐵路港積極推進進出口冷鏈業務,通過對接進口肉類企業、梳理完善業務流程、協調解決堵點和痛點,利用中歐班列為進口肉類冷鏈業務的全面增加做好充足準備,成功開行了俄羅斯進口肉類專列及四川冷凍烤鰻出口班列。

據悉,1-6月預計通過成都鐵路口岸和一體化方式進口糧油5500噸、肉類3000噸。

新市場、新業態成最強助力

近年來,亞蓉歐國家(商品)館已成為青白江區的高能級進口貿易載體。

今年以來,依託各場館,青白江區連續舉辦「陸港樞紐青白江 安逸蓉城購全球」亞蓉歐國家(商品)館夏日購物節暨成都進口商品展銷系列活動,構建起「口岸+商圈」的消費新場景,外貿新增長點加快形成。

7月14日晚,為期3天的「陸港樞紐青白江 安逸蓉城購全球」亞蓉歐國家(商品)館夏日夜市暨成都進口商品展銷活動在高新區鐵像寺水街運動廣場拉開序幕,集中展示特色進口商品,售賣搭乘成都國際班列運輸來的產品。

「我們每天都在這邊散步,今天正好看到有活動,就買了些護膚品和啤酒,比之前買的便宜,我們還參與了抽獎,真的是滿載而歸了!」來自成都的王女士說。

本次展銷活動中參展的國家(商品)館此前已經在錦江區紅星路廣場、青羊區寬窄巷子東廣場、「歡樂大運·暢享成都」都江堰音樂啤酒季活動現場為成都市民打造了三場富有沉浸式、街景式、國際化特色的消費場景。單端午節假期3天,寬窄巷子展區共計接待來訪遊客30餘萬人次。

「系列展銷活動積極搭建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品新形式展銷(市集)、體驗及文化交流開放型雙向交流平台,對進一步叫響青白江區亞蓉歐國家(商品)館品牌知名度,促進青白江外貿發展以及助力成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有著重要作用。」青白江區國貿和物流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1-6月青白江全區跨境電商預計完成125萬單,同比增長18.5%。

「下半年,我們的目標是,力爭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額350億元。」上述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