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盤整容師」山水比德大跌!曾四天漲逾96%,短線爆炒者撤退了?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張玫 陳鋒 北京報道

8月1日,城中村改造指數走弱,相關個股表現不盡如人意。其中,廣州山水比德設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水比德」,300844.SZ)股價收盤跌幅達11.03%,當日換手率超50%。

此前,山水比德因股價被「爆炒」一度引發資本市場關注。

關於近期股價異動,山水比德7月31日回復《華夏時報》記者稱,二級市場股價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們也提醒投資者客觀認識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和投資風險」。

曾四天漲逾96%

此前,7月27日晚間,山水比德曾披露股票交易異動及嚴重異動的公告稱,7月27日公司股票交易換手率72.18%,換手率較高,敬請投資者注意二級市場炒作風險。而發布公告的前四個交易日(7月24日至7月27日),山水比德股價漲逾96%。

山水比德在公告中稱,公司關注到部分網路平台有少數投資者散布鼓勵短線爆炒公司股價的言論,公司提醒投資者秉持價值投資理念,切勿追隨投機思維,遠離極端走勢行情,以免股價急漲急跌造成個人投資重大損失。

股價方面,山水比德7月19日至7月27日連續七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已超過100%,與同期創業板綜指偏離度較大,且高於同行業公司的同期漲幅。

山水比德公告還表示,結合公司近期經營情況、內外部經營環境分析,公司基本面近期未發生重大變化。

7月25日,山水比德也披露過一則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公告稱,7月24日、7月25日連續二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30%。

同日晚間,山水比德公告了公司監事梅衛平完成減持計劃的公告。據悉,截至7月24日,梅衛平累計減持10萬股,減持股數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0.15%。

7月31日,山水比德官微消息稱,近日,公司中標深圳福永水質凈化廠二期上蓋公園項目。

山水比德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該中標項目屬於公司正常的業務開展。

行業分析人士由曦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地產行業的整體走勢會對山水比德等相關股票產生影響。投資者需要關注地產市場的供需關係、政策變化、經濟環境等因素,以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這些因素可能對山水比德的業績和股價產生重要影響。

公司業績堪憂

與此前暴漲的股價相背離的是公司業績。從2022年業績及今年一季度業績來看,山水比德業績情況一直堪憂。

2022年度,山水比德實現營業收入為33059.54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3.9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229.15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35.83%。

而關於公司營業收入大幅變動的原因及合理性,山水比德表示,一是公司下遊客戶主要為房地產企業,房地產市場行情不佳,主要客戶受經濟和行業形勢影響,經營業績較差;二是房地產市場不景氣,房產去化較慢,主要客戶開發房產周期變長,設計完成結算等周期也隨之延長;三是受下游市場需求下降影響,公司新業務開拓數量有所下降。

2023年第一季度,山水比德實現營業收入為6349.4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0.8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04.48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山水比德是一家園林景觀設計公司,為全國各地政府及各類開發商提供全過程系統服務。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和設計任務,公司主營業務分為社區景觀類、鄉村文化旅遊類、商業空間類和市政公共類等四種類型。

此外,近三年,山水比德毛利率和凈利潤也出現大幅下滑。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該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54.98%、46.00%、13.34%,凈利潤分別為1.02億元、5185.48萬元、-1.22億元。

對此,山水比德認為,2022年度主營業務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公司當期受到房地產市場整體環境影響,收入大幅下降,而公司在降低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導致公司當期毛利率大幅下降。

地產股或震蕩反彈

8月1日,A股城中村改造指數走弱,wind數據顯示,該指數下跌3.79%。

近期城中村改造話題受到市場關注。據新華社消息,7月28日,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

華金證券資深投資顧問楊樹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城中村改造和舊城改造與棚改貨幣化有所區別,前者更注重漸進式改造和微更新,避免大拆大建。

「從資金來源來看,當年棚改的資金來源是多渠道籌措、政府資金為主。而城中村改造的特點是,多資金渠道(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拆改兼具(包括改造)、節奏更慢(涉及土地轉性)、銷售型經營型兼顧(非銷售回款平衡)等,這意味著城中村改造的資金來源會更加多元、資金循環相對更複雜,考慮到作為擴內需穩經濟的重要工具,對後續資金政策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預計本輪政府資金仍將是重要主體之一。」楊樹表示,而目前階段大規模改造需要多方參與合作,時間拉鋸較長,因此對短期影響相對有限。

此外,考慮到未來在改造後對原住民的安置預計更傾向於實物安置,因此與上一輪棚改貨幣化安置的區別在於,不會大規模刺激整體市場的銷售。「反映到市場上的地產股走勢或更傾向于震盪反彈,而非爆髮式上漲。」楊樹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