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粉絲朋友們的關心,前段時間比較忙,暫停更新。
地球翰林院,過去一年,主要側重於分析國際局勢。本來只想在網路平台發發文章,整理下自己的感悟,再轉發給幾個親朋好友看。沒想到火了。單篇文章最高閱讀量將近100萬,點贊破萬。
讓我倍感榮幸。
從五月開始,我就敏銳感覺到中國的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不管是俄烏衝突還是中國周邊,已經很難對國內的經濟社會產生影響。
跟我一樣,察覺到變化的也有很多,比如著名的媒體人胡錫進。他做國際局勢分析起家。但從七月開始,他高調進軍股市。背後原因,懂的自然懂。
這幾天國家出了很多的重大政策,從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到活躍資本市場,每一條都指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有人說,這是因為國內的財政壓力大,但我認為這是內外部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2018年,特朗普發起對華貿易戰後,中國的外部環境急劇惡化。從那時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五年。
這五年里,中國發生了太多變化了。我們不僅要對外頂住美國的壓力,對內防控疫情,還要著力推進經濟改革、脫貧攻堅,任務繁重。但我們還是贏了。
最近有一部電影,叫《封神第一部》,上映以後一片好評,它開啟了中國神話電影的大門。而年初上映的《流浪地球2》,推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
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不管是《封神》還是《流浪地球》,拍攝時間基本都是從2017年以後才開始。
這個時間,恰恰是國家對電影行業進行整頓,優勝劣汰,有實力的導演和演員開始冒尖,小鮮肉和流量明星被淘汰。
電影行業的改革只是中國改革的一個縮影,目前,國家已經全面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各行各業已經躋身國際先進水平。前段時間爆出,中國的核磁共振掃描儀,已經打破國外壟斷,可以量產了。
從五月開始,美國國內精英層對中國的態度逆轉,因為他們經過評估,發現,不管是半導體還是軍工,在高新技術領域,美國已經遏制不住中國了,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他們的企業家非常精明。
據彭博社報道,英特爾CEO在國會聽證會上提醒美國政府:美國對中國的遏制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影響了美國企業的發展。他說,英特爾一旦失去中國訂單,那麼在美國建設的「全球最大半導體生產基地」,將面臨虧損。
這種局勢下,基辛格訪華,並聲稱,中美都接受不了互為對手的代價。
美國人,打不過就會跟你做朋友。
前段時間,中國對鎵和鍺的出口進行管控,打到老美痛處。美媒《Defense News》報道:美國洛馬公司宣布,從本月起將大幅降低F-35戰鬥機的產量,比年初的計劃交付數量減少了50架。
美國甚至要著手回收廢棄電器,從中收集鎵和鍺。
年初,傳美國要遏制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現在也不了了之。美國的聯邦退休儲蓄不僅可以投資中國公司,甚至允許投資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公司。
在全球各地,去美元化如火如荼,人民幣使用佔比節節攀升。在國內,外資不斷進駐中國市場。7月26日,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增資約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億元),收購國內新能源造成新勢力小鵬汽車約4.99%的股權。同時雙方將合作生產新能源車。
在這個大局勢下,中國的外部環境已經沒有任何的壓力,現在國家已經將精力全部轉回國內,重點在於發展經濟。
國際局勢分析,是在2018年以後才火的,當時很多中國人懵了。以前對於美國,對於歐洲,我們相信他們會遵守市場規則,很少深入研究他們國內的變化。
當面臨中美貿易戰,全國人民的熱情都調動起來了,社交平台上出現很多分析國際局勢的作者,寫的文章都非常好。
而現在,國際局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現在的重點是國內經濟。
因此,地球翰林院以後的研究方向也會發生偏轉,更多關心國內的經濟發展。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並分享。希望我的分析對您的決策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