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口是否已超過14億,是否將在今年超過我國,這依然是個謎

當我們想要獲得一個國家、地區的人口數據時通常會選擇兩個路徑。其一是各國統計部門公布的人口數量,其二是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權威機構。但,當他們打架時。

我們又該選擇,相信誰呢?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在其發布的「世界人口狀況報告」中評估:印度人口總量在繼2021年實現14億的突破後,將在今年「年中」的時候達到14.286億,從而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印度人口在2020年實現14億的突破,在2021年提升至14.1億,在2022年擴大至14.2億,將在2023年達到14.4億。

還有世界銀行,他認為印度人口在2021年超過了14.07億,2022年的數據還未發布。上述三大國際權威機構給出的印度人口數量雖不完全不一致,但大方向是類似的,即印度人口即將或已經超過我國。

但印度統計部門卻給出了另外一個答案:在2020-21財年內,印度全社會完成的名義gdp為198.01萬億盧比,人均gdp接近14.61萬盧比,可推算出印度人口為13.554億。

2021-22財年,印度全社會完成的經濟規模約為236.646萬億盧比,人均gdp提升至17.29萬盧比。按此推算,印度人口總量達到了13.686億左右。

2022-23財年,就是從2022年的4月1日開始到2023年的3月31日結算,完成的gdp初步核算為273.08萬億盧比,人均接近19.75億。按此推算,印度人口約為13.83億。

最近幾年,印度人口年均增幅都不到1500萬。從印度統計局角度來看,即便到了2023-24財年,印度人口總數量大概率仍未實現14億的突破,還是低於我們中國。

換言之,這些本該權威的機構,公布的本該權威的數據,居然打架了!印度人口,到底有多少是個謎;印度人口,究竟能否在今年超過我國,還是個謎。那我們該相信誰的數據呢?

統計滯後、數據混亂、不透明…

《西寧日報》在報道聯合國預測印度人口在今年年中要超過我國的文章中就指出:印度人口數據存在「不確定性」。到底能否超過,在何時超過我國,聯合國也感到迷茫。

這是因為印度在統計人口過程中存在著滯後、不透明、數據混亂。按照十年周期進行全國人口普查的慣例,印度卻未在2021年進行大範圍的人口調研。

在嬰兒出生登記、人口死亡登記、人口遷移(包括遷入和移出)、與身份認證相關的管理制度等都缺乏詳盡的數據。年度人口變動只能靠推算,但在數據源大幅缺失,又不得到全國人口普查的佐證,就導致公布的結果各異了。

而且印度統計部門還不公布推算過程,這種不透明背景下,包括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只能依靠他們自己掌握的信息來演算了。

但這些權威機構手頭上的信息更加缺失,特別是無法詳盡地獲得貧民窟、農村以及其他落後地區的人口數據,只能依據「越貧窮的地區,越愛創造人口的慣性思維」,適當地向上調整數值了。本文由南生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