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有人問小凡,「整天認知,認知,不知道認知是啥意思?能不能大白話解釋一下。」能夠說出來認知,還叫悟道嗎,這是人生的沉澱。認知,就是久病成醫,經歷多了,我們就成熟了,成長了。
舉個例子:小凡就不會周一追高人工智慧,連續大陽線了,這就是自己的認知,對本金一種本能的保護。追進去的人,連跌5天,剛剛割肉就迅速反彈,主力真是殺人誅心。
兩個重要消息來了
消息一:十大機構論市,全年第二個關鍵做多窗口4月將開啟
個人解讀:4月份,無論有沒有急跌,你都該播種了。實際上,3月中旬已經急跌了,汽車,電池、光伏,都是幾個交易大跌20~30%。急跌之後橫盤,隨後是再次急跌,還是築底,無人知曉。
目前,就是等方向,年報未披露結束,一季度未落地,大資金都沒有方向,這是實事求是。喜歡投機,當然就是去玩人工智慧了。投資,追求的是確定性。小凡,不屬於投機風格,所以你們是在男裝店裡買超短裙,不是我錯了,有人跑錯片場了。
消息二:「碳酸鋰跌到10萬/噸以下不是不可能」!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場,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表示。
個人解讀:這話很中肯,未來的新能源汽車,電池成本佔比會下調。就像手機一樣,可能是內存,車機系統,晶元等。取代燃油車,靠省油,絕對沒有競爭力,而是智能智駕,也是人工智慧的應用,看好人工智慧,就參與新能源、半導體、醫療,都是產品落地的方向!
小凡,就是消費的邏輯,參與什麼都有點思維固化了,我不相信任何故事,只相信真金白銀的業績,以及賣出去的產品,就像人工智慧,我只相信華為,騰訊,阿里,谷歌,微軟等企業。
新能源賽道,一定有未來,以前不參與,因為充滿了不確定性,我輸不起。發展起來了,產品也成熟了,企業進入成熟期了,就是自己的建倉邏輯了,漲了10倍,100倍,估值消化後,回調擇時進場。
A股,4月份迎來「牛市」重啟?
個人觀點, 2023年的行情很好,大方向就是向上,做多就行了!2月、3月都是十字星,反覆震蕩,就是醞釀新的主升浪,是挖坑了再反彈,還是直接反彈,神仙知道,我不關心。
結局都是一樣,你管它是挖坑了再反彈,還是直接反彈,列車能到終點就行了。挖坑反彈,就浮倉抄底,直接反彈,右側回調低吸運營。
交易體系,就是應對行情的一切不確定性。買了後,漲,或者跌,或者橫盤,都有策略補救,最後都能盈利,不就是長期持續盈利了,其實道理很簡單。
4月份,會重啟牛市,不以誰的意志為轉移,沒有理由看空A股,只是一直恨鐵不成鋼,依舊會反彈,只是比別的市場慢半拍,在別的市場分批兌現離場,重新到A股的懷抱。
最後總結
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你們都認同小凡的玩法了,我反而害怕了。無論如何,玩法沒有好壞,持續盈利才是王道。我只是分享自己驗證過的東西,我不是分析師,不會為了大家的喜好,什麼都分享,那才是害人。
自己擅長的東西,就會有把握,並不是最好,卻是自己千錘百鍊,用兩次虧光,久病成醫換來的教訓,以及打造的持續盈利的交易體系。
原創碼字,全網維權,請勿抄襲、搬運!個人觀點,不作為投資依據。謝謝點贊、關注,這樣下次就會第一時間收到更新了……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